English

人口学专家认为应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2007-0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范又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月17日电日前发表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口学界的高度关注,在今天举行的“中国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我国人口学界部分专家学者依据这一报告提供的翔实数据,对如

何科学解决中国人口问题进行了热议,专家们表达了支持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邬沧萍,反驳了把我国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归罪于计划生育的说法。他认为,面对上个世纪50、60年代两个人口出生高峰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我国于70年代开始在城乡开展计划生育,并于1982年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非常必要的。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年人急剧增加,是过去出生高峰人口周期地鱼贯进入老年期造成的,与计划生育无关。稳定目前的低生育水平,有利于引导人口惯性增长,在客观上有助于预防人口过度老龄化。对有人提出的通过放宽生育来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邬沧萍认为此为下策,因为其一,这对缓解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需求是“远水不救近火”于事无补;其二在新增出生人口对缓解老龄化派上用场之前,又增加了社会负担,形成老少负担“两头沉”;三是将推迟和扩大人口规模及其实现相对稳定的时间;四是可能造成新的就业困难;五是新增的出生人口,60年后又扩大了老年人群,形成增加扩大人口规模的恶性循环。他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是制定一个符合国情的人口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研究员田雪原也认为,要准确把握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田雪原曾提出解决中国人口问题分三步走的思路,即:第一步,把高生育率降下来,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的转变。第二步,稳定低生育水平,直至实现人口的零增长;这一步要充分注意到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地域分布等的结构变动,寻求人口数量与素质、结构变动相协调的发展。第三步,零增长以后,由于人口的惯性作用总体人口将呈一定程度减少的趋势,再依据届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资源、环境状况,做出全方位的理想适度人口的抉择。

他说,实现“三步走”应立足于实现“软着陆”,既保持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较低水平,又保持人口年龄、性别等的结构控制在合理范围,使人口数量变动与素质、结构变动相协调。他强调,实现“软着陆”,关键在稳定低生育水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