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洪海:启功教我学临帖

2007-01-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华挺 本报通讯员 袁幸 我有话说

在堆满宣纸和毛笔的办公桌上,唯一摆放着的像框吸引了每一个人注意,在这张照片里,白发启功一身素白衬衫,正顽童般地憨笑,他则一身黑色衣帽,恭敬而又亲近地“捧”出老师。俩人的搭配相得益彰,而那只可爱的蓝色青蛙则见证了这幅和谐的师生图。

“那是2001年的夏天,在先生的书房。”他说,“30多年来,到先生家学

习写字真记不清多少次了。而从写字的技巧上来说,先生指导最多的还是临帖。”

他,就是李洪海,启功先生的门生,现任中国军事博物馆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1月的一个下午,记者在军博七层一个飘荡着墨香的屋子里,与他聊起“学临帖”。

书法诀窍在临帖

“学习书法没有诀窍,要说有诀窍,三条,第一是临帖,第二是临帖,第三还是临帖。这是先生说的最多的。”李洪海说,“现在自己也过60了,算是越来越理解这句话了。”

原来,1946年出生于天津武清一个村子的他从小并没有系统地练字,由于父母的影响和村子的文化氛围,他对书法产生了兴趣,之后参军当兵在部队中当宣传干事。“每天虽写极多的字,却都是瞎练,直到遇到先生。”那是1970年的一天,他有幸被部队同事带到了北京小乘巷启功先生的家。意料之外,先生得知他是个书法爱好者,当即提笔写了一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对联送给他,并递给他几本字帖:“以后要对着字帖练,好好学古人的字,再选一种适合自己的精练。”

“30多年来,每次到先生家,先生总是特意准备好一些有名的碑帖送给我临摹,一出新书也总忘不了送给我一本,还特意签上‘指教’。有时还会特意打来电话询问我是否读抄完,有什么心得。”

合适准确自然

在李洪海的抽屉里,装着他的学生从全国各地寄来的或是亲手递交的作业――几十张的字。“现在我自己也当老师了,我从先生那里继承的方法是,练适合自己的字,临帖一定要准确、自然。”

他的方法是,采取小点切入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先选中几种字体练,然后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性格和天赋等不同特质因材施教,为学生选定一种字体,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练习字帖中的四五个字,不仅要正着练还要反着练,在不同的纸上练,在玻璃上练,在每次临摹都要观察笔画之间的角度以达到最佳的相似美感,追求“准确的重复”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临帖要写日记,记录心得体会,比如哪种姿势哪种纸质适合自己,这是先生的秘诀。”

“先生反对现在很多书法班要求学生不择字体地死练硬练。”他说,“选择哪种帖临,要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就像到饭馆吃饭,什么风味的菜吃着顺口,就点什么。写字执笔也要自然,如同用筷子,想吃什么就能夹到什么。”

临摹与风格

但凡练书法的人都会有顾虑:总是描摹别人的字,就会没有自己的风格。

谈及这个问题,李洪海笑道:“我也问过先生这个问题。他说,学前人的字不要怕像,人的年龄、学识、个性和所处社会环境不同,永远也不会像,只能类似。学古人是将古人的妙处与自己的病处相结合,时间久了会各有各的面目。”

李洪海认为,在临摹得已经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提高个人修养、升华对美的感悟,从而从临摹中走出来,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我本人就从山水、花鸟、人体等中体会美感,并潜移默化地将其转变成书法的美。”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