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他带动数千名农民增收致富

2007-01-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我有话说

这是一条迟到的新闻。两年前,本文的主人公王善荣因帮助农民致富而被本报作为典型进行报道,《肉鹅怎样变成“天鹅”》的通讯于2004年7月12日在本报见报后曾引起了不小的反响。2007年年初,当记者再次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寻访王善荣时,却被告知他已在2006年12月24日因车祸去世。

一个普通人的离去在南京并没有引起

很大轰动,甚至连记者都是在他去世半个多月后才得到消息,但是每当人们提到他时,眼中却总是噙满泪水。

他是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却在不拿国家一分科研经费的条件下创造了一条10多亿元的产业链;他坚持“科技下乡”12年,带动数千名农民增收致富。

2006年12月24日下午,王善荣老师在送科技下乡返回南京途中,遭遇车祸,和驾驶员双双遇难。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对王善荣遇难前的工作内容和具体行程进行实地调查后不禁心酸,王老师生命的最后30个小时始终在奔波劳碌。12月23日(周六)早上,泰州市第二食品厂派车将王善荣接到工厂进行指导,一到工厂王善荣就在生产车间实地考察,并就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细节问题与大家磋商。下午5点左右,大家达成了共识,并做了具体分工。没有留下吃晚饭,王老师又匆匆赶往南通海安县。第二天仅一个上午,他就在海安禽类养殖大镇考察了3家食品企业,虽然海安方面一再挽留,但王老师还是坚持坐上了回南京的车。事后,海安科技局的一位领导懊悔不已:“哪怕中午让他喝口酒再走,说不定就不会出事了!”王善荣着急回去的原因是怕耽误周一的课,老家兴化市就在回南京的路上,他也没顾得上回去看一下。

这只是他忙碌人生的一个片断。自1994年农业部开展“三下乡”活动以来,王善荣一直都是活跃分子。2003年,王善荣来到连云港灌云县侍庄乡,在这个被称为“北大荒”的地方,他看到了让农民富起来的关键。当地的沂河百里河床,平坦无污染,是种草养鹅的最好场所。很快,他就与连云港兴云集团一拍即合,投资3000万元的鹅养殖与深加工项目很快落实。为了把一个传统上靠手工制作的风鹅产品变成规划化、产业化的生产,王善荣在设备购买、厂房设计、工艺配方研究等每一步上都亲历亲为,仅用了三个月,国内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鹅产品加工厂竣工生产,又是三个月,该厂获纯利润100多万元,一年创利税600万元。鹅制品加工项目也直接带动了灌云县1000多户养鹅农民脱贫致富,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增长3000元左右,最高的一年能挣十几万元。

接着,江苏的句容、泰州、扬州等地的食品企业也纷纷向王善荣寻求技术支持,一个年产值10多亿元的鹅产业链开始形成,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等地的养鹅业也被带动起来。千里之外的新疆某企业家也找到王善荣,不久,具有新疆风味的伊犁鹅诞生了。

“王老师是个全能型的人。”很多同事都这样评价他。农民也喜欢与这个教授交谈,明白易懂。

能干、随和、有求必应,王善荣教授在禽类企业中的名气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点名让王善荣作技术顾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200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科技年先进工作者”,连云港市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科技贡献一等奖,他所开发的项目获“江苏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50佳短平快科技富民项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