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坚持历史文化特色 增强治国理政能力

2007-01-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顾瑞珍 我有话说

一杯清茶,一支铅笔,几张信笺。部长们聚精会神地听讲,一丝不苟地记着笔记。

一个周六的上午,国家图书馆临琼楼。100多位部级领导干部来这里倾听由著名历史学家戴逸主讲的《18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大国国力比较》。

“这是我们组织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07年第一期。截至目前,讲座已进行了

整整五年。”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黄燕明告诉记者,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于2002年元月正式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77期,出席的省部级领导干部达万余人次。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成为以史为鉴、增强治国理政能力的有效载体

“突出治国理政能力建设主题,坚持历史文化特色,是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的重要指导思想。”黄燕明介绍说。

五年来,讲座积极适应部级领导干部把握历史脉络和发展趋势,提供历史借鉴的需要,以介绍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重要历史时期概况和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先后举办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经验、中国古代吏治的得失与借鉴等一系列历史讲座。在“点评与回应”中,国资委驻中国电信监事会主席牛越生写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古今。讲座为我们理清宏观发展思路,从更广阔的背景考虑中国长远问题很有帮助。”

“在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文化遗产日的意义》讲座非常必要和及时,是一次很好的精神大餐。”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这样评价冯骥才先生的讲座。记者从“讲座名录”中看到,邀请的主讲人中既有任继愈、文怀沙、汤一介、王蒙等老一辈知名专家学者,也有马大正、葛剑雄、唐浩明等中青年后起之秀。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朱维群等部级干部认为,讲座融历史与现实、知识与思想于一体,体现了大视野、多学科、纵横贯通的特点,对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文明进程,汲取历史文化营养,把握时代大势,指导工作实践很有裨益。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成为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平台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一般每月一次,利用双休日的半天时间,根据阶段性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及当前领导干部关注的热点,选择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时事政治等方面的题材,精心组织,每次都吸引了不少部级领导前来参加。

68岁的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熊光楷上将自称是“年轻的老人”。他说,“学习就是力量”是自己从军50年最大的感触。参加这个讲座能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对工作和生活都很有意义。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中国残奥会主席王新宪在听了《中医养生文化》讲座后,在本单位老干部联欢会上把学到的“童心、蚁食、龟欲、猴步”理论讲出来,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卫生部副部长佘靖对《如何欣赏交响乐》等艺术讲座记忆犹新。她说,讲座把知识普及与审美实践结合起来,使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既生动活泼、又富于感染力,对培养健康生活情趣、陶冶道德情操很有好处。

“最初,我们办这个讲座就是想为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中直、北京市、解放军在京单位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加强和改进学习,增强人文修养,提高领导水平服务。”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五年来,讲座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肯定,使我们很受鼓舞,特别是很多领导干部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精神风貌,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介绍,为参加讲座,很多同志放弃了个人休息时间,风雨无阻,长年坚持。有的腿摔伤了就拄着拐杖参加听课;有的出差回来直接从机场赶来听讲。建设部部长汪光焘、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新华社副社长何平等近百位部级领导因长年坚持学习还荣获了主办单位颁发的“勤学奖”。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着力打造“精品工程”,将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动与丰富是讲座受到欢迎、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中国社科院原秘书长朱锦昌介绍说,主办单位一直坚持精心选题、精心选人、精心选时、精心服务的原则,并努力使各次讲座之间既保持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系列,又相对独立,便于领导干部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一个较为完整的主题内容。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是历史文化讲座的常客,从“越剧欣赏”到“红楼梦中的政治”,从“发达国家政府绩效管理”到“朝核问题”,都引起他浓厚的兴趣。

国家图书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张雅芳说,每次讲座前工作人员都提前发放讲课提纲和参考图书。对于艺术欣赏类讲座,还专门邀请艺术家们现场表演,或者直接把讲座安排到展览的现场,边观看边讲解。据了解,部级领导干部对讲座的平均满意率达到了90%以上。讲座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积极反响,一些省、市和单位纷纷来了解和学习讲座经验,组织开展面向当地领导干部的学习讲座。

“只要抽得出空,会一直坚持听下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金祥把这样的讲座作为自己拓展知识面、陶冶情操的好机会。

主办单位表示,将根据大家的学习需求,进一步加强选题策划,改进组织服务,努力把讲座办成高层次、高品位和高水准的“精品工程”,在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新华社北京1月2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