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永远的西部情结

2007-0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我有话说

2月1日,寒流降临上海,风吹在脸上冷冰冰的。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董爱华老师顶着寒风走进了邮局,给甘肃定西县的两个孩子寄去500元钱和一些学习用品。在董老师年前急办的事情中,这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项。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董老师的心中,定西总让他惦记。

在同济大学,有许许多多与董老师一样惦记着定西的人

。从11年前第一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定西,同济就与定西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都有一批教师和学生赴定西支教,以“送科技、送教育、送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也遍及定西7个县区。有的人干脆就在定西留下了。

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徐健、田广峰第一次来到定西时,还未料到此行之于他们的意义,按照田广峰的话说,后来发生的事改写了他的人生。定西穷,自然条件恶劣,长期发展不起来。“难道老天就没有给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点生存发展的余地?”两人寻思着、探察着、摸索着。他们发现:定西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定西人自己培植的马铃薯早已达到出口标准,定西的中药材资源居国内前茅,只是在技术落后、资金匮乏的情况下,人们难以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而已。找到了发展的突破口,他们欣喜若狂,兴奋之余又不得不面临一次艰难的选择:是留在定西亲自帮助当地人发展,还是选择留在上海关注当地人发展?事实上,即将毕业的他们此时已经拿到上海好几家公司的录取通知,月薪可达8000元,这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可是不小的诱惑。经过反复思量,两位硕士生毅然选择了留下:创办金宇马铃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帮助做大定西的马铃薯产业。

就在徐健和田广峰到定西后,上海水产大学的张恒军主动与他们联系,也要求支援定西建设。张恒军的到来,使徐健和田广峰大受鼓舞。在当天的日记里,徐健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把技术和知识带到西部,成为西部与外界联系的桥梁。然而,在这座尚未建成的桥梁上,还需要千万个学子来建设。”

徐健和田广峰的同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刘英俊也在定西流过汗。毕业后,这位本已签约广西综合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大学生,却最终选择了去西藏支教。“在定西结下的西部情结指引我去了西藏,我觉得在那里我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小刘的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

在上海的大学生支教志愿者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不到西部支教,你会后悔一辈子!而结束支教后,他们共同的体会是:从此心挂边远地区,支教的地方,成了他们永远的牵挂!

刘晓峰是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的研究生。在江南小桥流水的灵慧中长大的他,从小就很向往西部,想跟那些贫穷而纯朴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然而始终未能如愿。读研究生期间,一次由微软公司赞助的西部支教活动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他的任务是与同伴一起,通过对当地教育现状的调研和与当地老师的交流,设计一套切合本地实际需要的教师技能培训方案。刘晓峰带着满腔热情和所学的知识来到了梦寐以求的西部,实践着当年的梦想。后来他在日记中回忆到:也许是浓浓的西部情结,让我更加投入地工作。回到上海,当我手捧着沉甸甸的设计成果,等待最后的评选结果的时候,我的心却早已飞向了那片遥远的土地,那个甩一串响鞭嗖的跃上马背的西部,那个肩挎皮囊跋涉在丝绸之路的西部,那个舞一头乌亮亮的发辫,舞得你神魂颠倒的西部……

9年前,“西部志愿者”刚在复旦招募时,只有十几人报名,入选仅5位。现在,每年10月支教队报名,成为最受关注的“事件”。先前结束的第九届支教队队员选拔,预定15个名额,竟有200多人报名。入选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强舸兴奋地说:“我准备了3年,等的就是这一刻!”

强舸出生在陕西。记忆中的家乡,是漫天风沙和满坡黄土。一心向“东”的强舸,何以把目光投回西部呢?“是那些在黄土地上穿梭的身影感染了我!”他告诉记者。原来,在一次关于西部志愿者的讲座上,强舸偶然看到了纪录片里正在西部大地上奔走的“名人”:有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6年中先后两次赴西部地区并远赴非洲支教的冯艾,还有一大批学姐学长。那些跌宕的支教经历,那些激荡的青春誓语,在强舸看来,是那么令人热血沸腾。于是,当一名西部志愿者,便成为他的梦想。为了争取到参加学校支教队的资格,他在三年中4次去了大别山区支教。

像强舸这样献身西部的志愿者不乏其人。8年来,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共有76名同学主动前往西部。他们中有接近80%的人出生在上海、北京、广州、杭州、青岛等大城市。这样一批“天之骄子”踏上西部贫瘠的土地,改变着当地,也不知不觉改变着自己。“在异常贫瘠的大山里,也许缺了很多,却一定拥有希望”,这是大学生自愿者们发自内心深处感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