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文坛需要真正的批评

2007-0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云德 我有话说

近些年,鉴于文艺评论受众的局限和特别是报刊生存的压力,经常发表纯粹意义上的评论文章的报纸已不多见。文艺评论在许多报纸上,已经被时尚的流行文化、各类明星的奇闻轶事和商业化的炒作所替代,文化已经被

简约成为娱乐的代名词。这就是当前我们从事报纸的文艺评论工作所处的文化背景。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当然不会随波逐流,不能放弃对于文艺创作、文艺现象的追踪与观察,不能放弃对于文艺倾向、文艺思潮的评判与引导,这是由党报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所决定的。然而,面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生活和读者群体多层次多侧面的审美需要,如果我们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一味按部就班呆板生硬地去办评论,以居高临下灌输式的方式去训导别人应该如何如何,那么,评论就会拒人千里、令人生厌,就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因而,党报文化从业者面临着比其他报刊更多的难题与更难的选择。如何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紧密联系文艺创作生产的实际,热情推荐和褒扬优秀文艺作品,及时廓清各种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努力在创作和鉴赏之间搭起通畅的沟通桥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不容回避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完成党报文艺版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引导文艺创作生产、推介优秀文艺产品、回应社会文化需求等方面的任务,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白克明同志,要求在文艺版用一个相对固定的化名、开一个专栏,集中对有关文艺现象、作品和思潮展开有针对性的评论和引导,文章要旗帜鲜明、直言不讳,不要拖泥带水、含糊其辞,有时不妨尖锐些。文艺部同仁遵照社领导的指示,在积极追踪文艺创作实际,精心组织专家学者对相关文艺作品、文艺现象和文艺思潮展开专题评论的同时,从2001年开始,专门在文艺评论版上开设了一个“文艺点评”栏目,取“众人言说”和“忠言逆耳”之义,用“仲言”这一集体笔名,有意识地针对当前文艺领域出现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地发表各种意见与建议,撰写了百余篇文艺短评。这批署名文章或褒扬佳作、或针贬时弊,或解剖现象、或辨析思潮,文字虽不长,但都直抒胸臆,观点鲜明,尖锐泼辣,切中时弊,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共鸣,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有不少文章受到报社和有关方面领导同志的批示表扬,约四分之一的篇目被兄弟报刊转载或摘要。可以说,这个栏目以及栏目名下的仲言文章,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逐渐成为文艺版面上的一个品牌,在社会上有了一点知名度。

几年来,先后有像《重视文化的社会形象》等五组近30篇仲言文章,连续五年在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举办的副刊年度作品评选中荣获金奖,并在中国新闻奖评奖中折桂。其中《慎张“排行榜”》和《“重赏”之下》获金奖,《为“媒体批评”辩言》获二等奖,《历史・经典与“戏说”》获三等奖。这是十分令人欣慰的。作为党报的具体工作人员来讲,写作系列文艺短论本身,只不过是我们做了一点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受到这么多的肯定与奖励,的确出乎我们的意料。对此,我们只有深深地感激。惟一所能回报的,就是今后更加努力地工作,悉心经营好已有品牌,写出更多更好的评论文章,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尽一份责任和力量。

一个时期以来,文艺评论的衰落式微和日趋边缘化,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是评论不像文艺作品那样读来令人轻松愉快,其阅读范围有限;二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正日益蚕食着人们的理论思维兴趣;三是文艺创作热点分散,难以形成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且关心的理论话题;四是与媒体生存相关的经济压力的增大,导致刊发文艺评论的阵地急剧减少;五是评论自身不关心创作现状和大众需求,脱离实际的自说自话,渐次失去了读者对评论的关注热情。然而,社会有关部门加强文艺评论的呼声一天也没有停止过。人民日报仲言系列文艺点评得到多方好评并连续获奖,一方面表明主管部门对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评论只有联系创作实际、勇敢面对热点发言,才能充满活力,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受到业界和读者的欢迎与肯定。这也无疑向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尽管文艺评论受制的因素很多,但评论工作发挥的空间依然很大,重振评论雄风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文艺评论工作者自己的手中。

《直面文坛――人民日报文艺短评选粹》文化艺术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