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保持奥运经济可持续发展

2007-0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燕琦 我有话说

金汕,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社会学专著《青春的浩劫》、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凝聚・低谷・可持续发展――2008奥运会对北京经济社会的影响》,承接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大型课题《申办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
记者:20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对于奥运主办城市而言,是不是都将面临后奥运时期经济的“低谷效应”这个棘手的难题?

金汕:鉴于奥运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场馆建设,大都属于非生产性投资,在后奥运时期,主办城市的社会需求将难以避免地呈下降趋势。观察近几届奥运主办城市,都存在着后奥运时期经济增速突然递减的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的“低谷效应”。因奥运拉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后奥运会时期如何持续,尤其是奥运场馆如何后续利用和资金投入如何回收,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人们往往过多地关注“奥运经济效应”,期望奥运经济产生凝聚效应、辐射效应,借助奥运使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向主办城市凝聚,同时能对邻近地区、相关产业起到带动作用。但奥运经济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从北京奥申委申办报告中所列现金流量表来看,奥运经济拉动就业主要是在2004年至2009年的6年间,奥运经济高峰大约在2006年至2008年。在奥运闭幕后,投资必然大幅度降低,经济发展势必产生“低谷效应”。

后奥运时期的“低谷效应”,对奥运举办城市汉城、巴塞罗那、悉尼都造成过严重的负面影响。1988年汉城奥运会新建了13处场馆,对21处场馆进行了改造。其中奥运主赛场尽管多年来举办了各种体育竞赛和文化活动,以进行充分利用,但每年仍要投入800万美元维护。巴塞罗那由于奥运期间房地产过度发展,奥运会后一路狂跌,经过6年才停止下跌。2000年悉尼奥运会被称为“历史上最赚钱的一届奥运会”,但也存在后奥运时期“低谷效应”的苦恼,许多奥运场馆从2001年便无力缴纳营业税,具有21000个座位的超级穹顶体育场在2003年因亏损1050万澳元而宣告破产。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们有必要提出来以警惕奥运风险与奥运会负面效应。

记者:如何解决后奥运会时期的可持续发展难?。

金汕:奥运会场馆是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关注的热点,它既能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声誉,也可能成为其沉重的负担。奥运会从筹办之初就要高度关注奥运场馆后续利用。奥运场馆设施的选址、规划和设计等方面,在符合举办奥运会要求的同时,又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尽量采用临时设施,节省建设投入,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

奥运会对于北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世界性竞技体育的盛会,更是一次城市发展的历史机遇。奥运场馆建设的资金回收和后续利用,说到底还是一个城市管理问题。2008年北京奥运会既不像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那样采用政府运作模式,也不像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样基本靠市场运作。北京奥运会采用政府统筹与市场化运作结合的模式。这就需要政府摆脱计划经济模式,变“全能型政府”为“有限型政府”。由于举办奥运会,北京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最快的城市之一,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后奥运会时期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目标。尽管北京市政府对于奥运体育场馆的后续利用已经未雨绸缪,但是对于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我们依然不容乐观。

记者:您介绍一下国际上可资借鉴的体育场馆经营运作模式和经验。

金汕:实践证明,体育场馆仅举办体育活动,其运营效果并不好。要避免重蹈“奥运落幕,场馆凋零”的覆辙,应对奥运场馆进行商业开发,综合利用。

香港体育馆的经营运作模式和经验便可资借鉴。香港体育馆建成后头两年,使用率分别只有55.7%和46.3%。但是香港成熟的市场运作机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多年来不懈地进行市场推广作用,使用率不断攀升。2004年使用率高达96.7%。入场总人次为1623000,共举办187项活动,其中147项属娱乐活动,占活动总数78.6%。韩国首尔体育场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中被用作主赛场和开幕式、闭幕式场地,由于造价昂贵,资金回收和维护都是难题。规划设计者事先考虑到赛后有效利用,采用滑动屋顶、活动座椅等新技术,拓展了利用空间,可以满足各类体育赛事的需求,还可以进行大型演出活动。同时附设购物中心、健身中心、电影院等建筑设施,因而首尔体育场每月能为首尔市政府赢利100万美元。悉尼政府为摆脱后奥运时期的“低谷效应”所产生的影响,积极调整思路,充分利用奥运村地区的环境和环保优势,促使该区域住宅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悉尼最适宜居住的地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