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张曲线图背后的奥秘

2007-0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龙军 我有话说

这是两张曲线图。

其一:1998年,36岁的林武出任湘潭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2003年,37岁的曹慧泉接任总经理;2005年,曹慧泉调任华菱管线股份公司总经理,刘捷接任总经理,年仅35岁。

其二:1998年,湘钢钢产量114万吨,实亏2.8亿元;2002年,钢产量246万吨,盈利2.9亿元;2004年,钢产量达335万吨,实现销售

收入106亿元,利润12亿元。

两条曲线,一条下降,一条上升,下降的是企业领导人员年龄,上升的是企业的效益。

记者走进湘钢,解读了这两张曲线图背后的奥秘。

由于种种原因,从1996年起,湘钢连续3年出现较大潜亏,累计达6亿多元,欠外债10亿多元,企业濒临破产倒闭。

1998年,湖南省委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果断调整湘钢领导班子,并希望时任党委书记的李振川兼任总经理。“必须在阵痛中求变!”经过深思熟虑,李振川放弃了“一肩挑”,毅然向省委推荐了比自己小20岁、当时年仅36岁的林武出任总经理。新班子上任后,很快形成共识:改革必须从用人制度改起,大胆启用能人,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

前些年,湘钢炼铁厂由于领导班子工作不力,工作效率不高,成为整个企业生产的“瓶颈”。湘钢新班子上任后,果断更换了炼铁厂厂长,让大家公认为能力强、工作实、人品正的年仅36岁的副厂长傅希当厂长。两个月后,炼铁厂的生产有了很大改观,高炉利用系数等关键技术经济指标由全国倒数第三名跃升至前三名。

“一石击起千层浪”。这一记“重拳”在企业上下引起强烈震撼,给那些不思进取的干部一记警钟,同时更加坚定了湘钢新班子使用年轻干部的决心。当年,公司提拔干部44人,其中40岁以下25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来自生产一线。

习惯于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生存的企业干部,最缺乏的就是市场竞争的危机意识。针对这种情况,1998年7月,湘钢取消干部任期制,实行竞争上岗、动态管理,搬掉了干部的“铁交椅”。湘钢大胆引入市场竞争淘汰机制,建立了以模拟年薪、动态管理、尾数免职为核心内容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一大批在管理、技术领域冒尖并拥有一定创新成果的优秀年轻干部得到重用。

1999年,湘钢两条线材生产线因工艺老化,急需更新换代。然而,这两条生产线如果停下来,整个公司的效益将严重受损。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大棒材厂的技术改造,提高棒材厂的生产效益,以弥补线材生产线暂停期间的损失。然而,当时的一棒材厂技术改造进度却不理想。于是,公司便果断让年仅32岁、当时担任初轧厂副厂长的汤志红担任一棒材厂厂长,将技改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汤志红团结一班人,依靠全体职工,于2000年1月顺利完成技术改造,3月达产达效,技术改造的投资当年全部收回。

通过压担子,不少年轻人相继走上了公司领导岗位。如今,湘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5岁,比1998年降低了5岁,班子中45岁以下的7人,占班子成员的70%;班子成员中有硕士研究生4人,大学本科6人,全部拥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目前公司党委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已经蔚然成风,“有人才才能出好钢材,出好钢材才能造就人才”,这既是近年来湘钢快速发展与人才辈出良性互动的真实写照,也是湘钢人的普遍共识。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