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吉林:满汉交融春意浓

2007-02-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曾毅 我有话说

刚进腊八,长春市光复路市场的业主梁伟脸上就粘满了金粉:“这都是卖的春联上的。进了腊八,东北人就开始操持准备过年了。春联、窗花和福字是每家每户都少不了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

春联的历史已不可考,但春联、窗花和福字在吉林的传承却是悠久的。“这是吉林年俗的一大特点,保持

完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位教授说:“东北风俗文化圈的地域包括黑龙江、吉林两省全部,以及辽宁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它的特点是满族和汉族风俗的大融合,而满族发祥地长白山区所在的吉林过年风俗,更是汉族和满族民俗交融的产物,比如,汉族的祭灶王、吃饺子等年俗已被满族人接受,而满族人的粘豆包、火锅、白肉血肠等特色食品也为汉族人所喜爱。”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灶王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帖倒酉;三十夜,守一宿。”在这个过程中,最热闹的就是全猪宴了。2月3日,在吉林省九台市龙家堡镇的赵景和把家里养了一年的猪杀了。在这一年里对他照顾有加的左邻右舍都被请来了,在城里工作的女儿女婿带着小孙女回来了,还邀请了几个好朋友来“吃杀猪菜”――蒜泥苦肠、血肠、炖酸菜,满桌香气扑鼻。朋友回城的时候,赵景和老人还给朋友们捎上了不少好肉。

当地人都说,“没到二月二,在吉林就不算过完年。”吉林农村的大年持续而热烈。节日期间,男孩们会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一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

吉林省四平市72岁的曾大爷在月初就收到了两身红内衣――那是在长春工作的女儿和在郑州学习的孙女为他买的。“我属猪,明年是本命年。按照东北的习俗,要穿红背心、红裤衩、红袜子,还要系红腰带呢。”

“崇红、尚新、团圆、吉祥,是年俗的深刻内涵。”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民俗专家曹保明介绍道:“民俗是人们心底的文化,是延续一个民族发展的文化的象征。而过年是中华民族各种民俗最集中的体现。因此,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无论过年的形式怎样变化,这些基本内容都不会改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