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希望

2007-02-1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陈宗立 实习生 王兴东 我有话说

57年前,这里壑多沟深,水土难留,森林覆盖率不足1%,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8.6%;57年后,这里望山山翠,看塬塬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已达37.13%,比全国平均森林覆盖率18.21%高出18.92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为82.4%,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这里,就是先后荣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和“全国造

林绿化百佳县”的甘肃省泾川县。

图变

泾川县位于黄土高原腹地,与陕西长武接壤,扼守甘肃之东大门。总面积1409平方公里,是一个“老、少、边、穷、国扶、省扶”几不沾的传统农业大县。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泾川的森林覆盖率还不足1%,每年有1250万吨泥沙随着雨水狂风流失。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新中国成立后,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30多万泾川人民不再低头、不再气馁,而是以“党员带头,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展开了一场植树造林的“接力赛”。半个世纪多的造林播绿,泾川县委、县政府13届领导班子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届接着一届干,没有因政治气候的变化和局部困难改弦易辙,终于趟出了一条彻底改变泾川面貌的唯一出路。

如今,驱车行走在泾川人民用心血和汗水铺就的绿色长廊上,你看到的是一派林茂粮丰、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塬面到梁峁,从沟壑到河岸,到处绿潮涌动:嫩绿的刺槐,碧绿的杨柳,褐绿的苹果,深绿的核桃……这里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4条残塬,4道河谷,2400多个沟壑全都变成了绿色的屏障。

双赢

我国古代有个神话,叫做夸父逐日。夸父逐日,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即桃林)”,继续造福于民。泾川人也是这样,他们以甘化“邓林”的奉献精神,既给自己造福,又为子孙着想。近几年来,泾川在继续营造生态林,让山沟绿起来的同时,又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的有利契机,大力栽植经济林,发展畜草业,让群众富起来。

“根据今年的市场行情和价格,我每亩果园的纯收入可以达到3500元左右!”在泾川县窑店镇坳心村,55岁的老汉牛?充满喜悦地说道。据他介绍,栽上果树后收入一下子翻了10倍,真正应了那句“一亩园,十亩田”的老话。

“塬面戴帽子(栽红富士苹果),山腰系带子(杂果经济林、种草),沟坡铺被子(种刺槐等水保林),沟底(穿靴子“筑坝蓄水)。”泾川县飞云乡的赵蛮林、刘晓红等村民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用朴实的语言概括出了泾川“生态立县,果畜富县”的双赢战略。

“十五”期间,泾川在生态林的支撑下,不断发展果、畜产业,全县形成了南、北二塬优质红富士苹果、泾河川区优质梨和北部面山杂果经济林四条果带。其中,当地产的“泾龙”牌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和“中华名果”,3次获得国家级金奖。2005年全县果品产量达到13.3万吨,位居甘肃省第一;草畜产业建成了南北部山区草畜产业开发经济带,建成养殖专业村35个,规模养殖畜禽总量达到77.4万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2000元。果畜产业已经成为支撑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求索

泾川县党原乡的丁寨村,95%的农民都养猪,是个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村。村民靠养猪倒是富了,但一个村子到处建猪圈,臭气熏得人一出门就捂鼻子。富起来的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越来越不满意。而有此想法的,又何止丁寨村的人呐?眼瞅着自己家门前绿了、钱袋子鼓了,泾川人又开始对“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动起了脑子。

解决这些难题的最佳模式就是建设农民新村。从2003年起,泾川县就开始统一规划设计、统一调兑土地、统一组织修建、统一配套公用设施、统一发展配套产业,累计新建农村小康屋3500户,改扩建1.4万多户,建成了党原丁寨、王村墩台等不同产业基础、不同发展模式、不同建筑风格的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31个。

住在用新型材料装修、新潮家具充实、新款家具摆设的新房里,主人们不由自主地讲究起文明卫生了。2006年,泾川县全面实施“农民素质培育工程”,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道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展以“万名农民技术员培训”为重点的科技文化教育,增强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和文化文明程度,受到了农民的普遍响应和积极参与。

2006年7月9日,在泾川召开的欠发达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研讨会上,泾川这种以“居住提升文明、城乡一体推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思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