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山区娃走出大山读书

2007-02-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小润 我有话说

北京市房山区成功实施山区中学一次性搬迁和山区小学一次性集聚的重大调整,迄今半年,2600多名山区娃实现了“进城读书”的梦想。这件事,对于这个区、对于北京市乃至全国,都具有创新意义。

把学生从山区迁出来

房山区位于北京西南郊,面积2019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约占

2/3,人口87万。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等原因,这里的山区学校普遍规模小、资源分散、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质量与平原地区,特别是与城镇地区形成了明显差距,严重制约着全区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

为了破解难题,在房山区教委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山区中学搬迁工程。这一工程的核心是:在2007年以前,将山区9所初中一次性外迁,将山区31所小学一次性集聚,用山区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人力、校舍和设备资源发展学前和职业成人教育。为使这2000多名山区娃走出大山读书,市、区两级投入资金3.3亿元,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按照北京市新颁办学条件标准新建两所寄宿制初级中学,整体改造两所初中校。2006年秋季开学后,山区9所初中的学生一次性外迁到新建的寄宿制学校。这些学校教学楼、综艺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塑胶操场、多媒体教学等各项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学生人均建筑面积、绿地面积等都达到北京市最新标准。在2006年―2008年,利用山区中学搬迁腾出的校舍建成寄宿制学校,适度调整山区小学布局,将31所山区小学合并为13所,实现山区小学一次性集聚,将小学腾出的校舍用于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其中,改建成乡镇中心园两所,改建成乡镇成人学校6所、文体中心1所,改建成重点村成人学校26所、市民学校1所。为给外迁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切实做到学生外迁后不给其家庭增加过重经济负担,由区财政负担,不仅免除了学生教科书费、住宿费,还测算了学生的生活费用,对外迁的学生在交通和伙食方面予以补贴,对低保家庭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给予专项补助,采取区财政支持、乡镇政府统一安排的办法解决山区学生往返交通问题。其中,在伙食补助上,对所有学生每人每月补助130元,对低保家庭学生的学习用品等每人每月补助20元,从2006年9月开始,每学年用于山区外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项费用,区财政补贴总额都将达到800多万元。

山区中学搬迁工程于2006年8月启动后,实施很顺利。搬迁工程受到北京市委、北京市教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它使房山区山区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和均衡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促进发展的三个作用

搬迁工程是涉及几千个山区家庭的大动作,引来人们的普遍关注。说到为什么要搞这个工程,区委书记聂玉藻从实行“科教兴房、人才强区”发展战略的高度谈了看法。

首先,山区中学搬迁实现了山区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从最低端一跃达到北京市新颁布的办学条件标准的历史性跨越,促进了公共教育、准公共教育、民办教育三个板块的协调发展,使房山区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迈出战略性的一步,是发挥政府主导功能的一次创举,为北京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山区中学搬迁工程有利于房山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房山区的煤矿和非煤矿山将逐步关闭,过去那种靠开发自然资源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我们必须从长远利益出发,以中学搬迁为突破口,拉动山区人口向城镇地区聚集,通过改善山区适龄青少年的受教育环境和受教育条件,使祖祖辈辈在山区生活的未来劳动者,掌握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技能,推动山区劳动力的就业方式转移,从本源上切断资源型产业的后续劳动力。

第三,山区中学搬迁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推动生态涵养区的建设。房山区的山区、半山区是北京市西南生态屏障,维护好山区的生态建设,对北京市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005年,房山区被北京市确定为城市发展新区和绿色生态涵养区,城市化建设进程要不断加快,必须尽快调整人口布局,努力减少山区人口,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所以,教育布局的调整,能从根本上促进山区的生态建设。

不少教育专家对此给予较高评价,认为它是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的一个成功范例。

发展教育的必然选择

将原来处于自然生活状态下居住分散的孩子们集中在一起,政府还要花很多钱,是不是违背了办学规律,真有必要这么做吗?

区教委主任郭志族解释说,区委、区政府拿出这么多钱、花这么大精力搞这一工程,是教育战略调整的结果。2001年底,房山区教委全面、系统、科学、辨证地分析了教育与人、与经济的发展关系,与时俱进地提出“1123”工作思路。也就是教育工作围绕一个核心: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是牢固树立一个理念即终身教育理念,构建一个覆盖所有人群的、多元的大教育体系,同时要求教师要为孩子的人生奠定基础,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负责。“2”是指教育工作要实现两个目标:普通教育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是指把教育划分为三个板块,对这三个板块实施分类指导:对主要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公共教育板块”,按均衡化、高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对包含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准公共教育板块”,思路是“运转靠国家,发展靠自己”;对“民办教育板块”,方针是“规划引导,依法管理,业务上统一指挥”。还提出教育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加快发展”和“提高质量”两大主题展开,管理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实现“各项工作向教育教学聚焦,教育教学向课堂聚焦,课堂向学生发展聚焦”。

“1123”工作思路与2004年北京市提出的“首都教育发展战略”高度一致,体现了“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公平教育”的精神。实施5年来,成绩昭然。仅举几组数字:这几年教育发展总投入超过10亿元,年均投入是过去的7倍多;改造、维修和新建校舍100多万平方米,270多所次;撤并中小学129所,彻底取消了明火取暖;200多所学校提前1年建成了校园网并开通运行,实现了在全市郊区县第一个全覆盖;初步形成了“公共教育、准公共教育、民办教育”3个板块为基本框架的大教育格局,实施了2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转制为国家办园,学前教育从全市落后跃至全市领先;创建了87所文明市民学校和7个社区教育中心,千人以上小区市民学校覆盖率达到96.7%;培育了一支拥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540多人,市特级教师6人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师资队伍;全区学前1年教育基本普及,小学、初中的入学率、巩固率及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了95.18%,高考升学率连续3年超过了北京市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年年攀升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越来越突出的瓶颈问题,再次对最薄弱的山区教育进行大规模调整,是北京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个学期将要过去时,记者在这些学校采访,耳闻目睹的是这些学校井然的秩序,良好的管理、不断提升的教育质量,以及许多家长的称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