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门三院士 大医情感人

2007-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褚雯 我有话说

黎介寿、黎磊石和他们的长兄黎鳌(已去世)是享誉中外医学领域的院士三兄弟,都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前夕,他们义无反顾地留在祖国大陆。在30多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后,黎介寿、黎磊石先后于1979年和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黎介寿今年83岁,是我国著名的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肠外瘘治疗领域的权

威。他开创了亚洲人同种异体全小肠移植的先河。黎磊石今年81岁,是我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国际著名肾脏病专家。如今,两位耄耋老人仍孜孜不倦,集医、教、研任务于一身,与他们接触后方知,不懈的动力正是来源于对病人的热爱。

“戴着手套就不能拉近与病人及家属的距离。”

83岁,早应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时候,而黎介寿仍然坚持每周做两三台手术。治疗肠外瘘又脏又臭,有一次一个病人在做检查的时候肠液粪便外溢,护士下意识地捂住口鼻,并递给黎介寿手套和口罩,他拒绝了:“不闻闻这种气味,就不可能清楚感染的情况,戴着手套就不能拉近与病人及其家属的距离。”还有一次,他在为一名复杂性肠瘘病人手术时,突然心律不齐,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可他还是坚持在手术台前站了7个多小时,病人得救了,可他却昏倒在手术台边。

与哥哥温厚儒雅不同,弟弟黎磊石秉性刚烈,从小就爱打抱不平。这种品性到从医以后更多地表现在为了救病人,甘愿冒风险。1997年,当一个14岁的东北女孩转到南京军区总医院时,已经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她患的是重症狼疮性肾炎,国际上各种方法均已试过仍没有效果。黎磊石没有放弃,他看出该肾炎与肾移植有相似之处,首次将原本用于肾移植的药物霉酚酸酯(MMF)用于这位生命垂危的病人,不仅成功地挽救了一条生命,而且创造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新方法。如今这一疗法已在国内、国际上推广应用。

把对患者的“管一阵子”变成“管一辈子”

兄弟俩不仅在治疗过程中以身作则,视病人如亲属,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他们也利用院士的影响力对医疗现状发表真知灼见,呼吁医德医风。2004年12月11日,在南京军区总医院“肺癌综合诊治中心”成立大会上,黎介寿对我国现行的医疗模式提出了建议:不能再让“患者找医生”了,而要变为“医生找患者”,首诊医生应该主动为患者联系其他领域医生,会诊讨论拿出方案。

在同年召开的“肾移植学术会”上,黎磊石也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医学模式,把对患者的“管一阵子”变成“管一辈子”。黎磊石说他最烦看到医院的广告:“医院怎么能说‘让利’呢?医院本来就应该是公益事业嘛。把医患关系弄成消费关系那是胡闹!”

“要当一个好医生就必须要对病人有同情心”

“一切为了病人”,这是这对兄弟院士躬身践行的准则。回顾从医这么多年经历的困难,黎磊石只字未提自身所遇到的难处,他告诉记者最痛苦的时候是得知病人因为经济问题没办法治疗的时候。

一年多以前,一对农村夫妇前来看病,黎磊石发现妻子同时还患有心肌炎,必须住院输液,否则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看到夫妻俩面露难色,黎磊石猜测是钱不够,他顾不得多问,拿出2000元嘱咐他们先住院。夫妻俩坚决不肯收,丈夫的一席话更是让黎磊石感触良久,他说:“你能够今天掏钱救我,你能救得了所有掏不出钱的人吗?我们只希望医生好好看病就行了。”

他的“不领情”在黎磊石看来却是一个病人对医生的理解,“病人作为弱者尚且有这样的觉悟,医生更应该理解病人,要当一个好医生就必须要对病人有同情心”,这是黎磊石常挂在嘴边的话。他要求学生和病人谈心,不仅要清楚身体上的痛苦,还要了解内心所想,对经济困难的病人,能用一般方法解决就不做大的检查,不开贵的药。

在国立中正医学院读书的时候,黎磊石就有一个愿望:开一个很大的医院。“我觉得我有能力成为一个好医生,我有能力成为一个大医生,我就能够赚很多钱,就能够让那些很有钱的人找我看病,赚了钱以后我就把这个钱留了,专门给穷人看病。”他一直在实践自己的愿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