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生生不息 国脉传承

2007-03-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梁枢 我有话说

“两会”召开前夕,一些知识界、文化界的代表、委员注意到一个文化现象:越来越多的目光正在聚焦于同一个“关键词”――一个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词:中国传统文化。

做自己文化的小学生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在这个新世纪文化建设的纲

领性文件中明确指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纲要》不仅对加强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宣传、普及等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而且对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现代作用作出了新的概括,在知识界、文化界以及广大民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就在《纲要》发布两个月后,一本由非国学专业学者撰写的《论语心得》在中华书局出版了,初版印刷即为60万册。这之后销售量持续增长,到本届两会开幕前夕,已经超过280万册。

古代先贤的人生智慧,国学经典的传世价值,正在向当代中国人全方位地展现其迷人的魅力。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2005年底开办的“北京大学乾元国学教室”如今越办越红火,已经形成五个班次的滚动式上课。北大此举引起了全国高校国学培训的热潮。而与此同时,面向成人、中小学生,包括学龄前儿童招生的各种读经班,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已呈燎原之势。

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国学已进入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青铜器通论”、“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甲骨文与古代中国文明”、“中国文化在欧洲”、“中国学术史研究”等课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我们是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余敦康先生,把当前的国学热置于21世纪世界大格局的背景中进行了宏观的考察。他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最近推出一本新著,书名叫做《我们是谁?》。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是国民团结和国家凝聚力的基础,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就会有分化和衰败的危险,国将不国。实际上,关于国家特性和国民身份的危机,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现象,几乎每个地方的人们都在重新考虑和界定他们自己有何共性以及与别人的区别,都在询问“我们是谁?”

余敦康先生指出,回顾中国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从来也没有“热”过。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国的富强之路,具有中国的特色。这种中国的特色,其核心层次就是以广义的国学为载体的传统文化。进入到21世纪,中国经济迅猛崛起,创造了世界奇迹,社会上自发地兴起一股回归传统、学习国学的热潮,目的就在于加强文化上的认同,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来,高度评价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对于当下社会的意义。他说,一方面阐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纠正许多20世纪特殊条件下形成的错误的文化观念;一方面把中国古代的经典要籍,把中国古代各种文化形式所蕴含的内容,以通俗的形式,通过各种社会文化渠道,传播给社会大众,使得人们有了对传统文化“再学习”的机会,这些都是国学传播的重要任务。

2006年4月,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37位优秀专业学者集体编著的四卷本《中华文明史》问世。这是一部历时七年,约130万字的多学科融合的学术专著。与于丹那本通俗读物《论语心得》的营销方式截然不同,这套书既没有强势媒体做后盾,事先也没有做任何宣传推广。然而投放市场后不到一个月,首次印刷11000套便告脱销,

北大出版社不得不连续重印两次。图书市场以这样的方式在向出版界,同时也向学者们发出呼吁:广大民众既需要国学通俗读物,也需要国学精品。

学术也要走出书斋

在新浪网,国学界百名一线学者一起走出书斋,同时加盟“国学博客圈”。学者们在博客里贴文章,回答网友问题,在宽频直播间里与网友们一起追寻“国学的源头”,一起讨论“当代礼乐文化的缺失”、“四大名著的当下境遇”等等热门话题。网络这一现代技术与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就这样实现了对接。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先生在谈到国学研究与博客的关系时指出,国学作为一门学问,确实需要坐冷板凳,需要花十几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来把这门学问研究好。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即使对学科的研究,网络博客也会起作用。为什么?因为网友们会提出一些问题来。这些问题使得你的学术研究会更具现实性。博客会给你很大的信息量,这样使得你的眼界更开阔,学术研究会更加深入、更加开阔、更加活泼、有创造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