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社会和谐

2007-03-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蔡闯 郭扶庚 我有话说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细雨迷?。尽管还没到农历正月十五,浙中兰溪市远离城市的一个小村里,已经有家长在给七八岁的孩子准备行装了。

村里有一所小学,但“那里的老师普通话说不好”。一位村民说:“有

条件的家庭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县里、镇上去读书。”

“我们这里不算穷,可是水平高一点的老师还是不肯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村里一直想找一个师专毕业的老师,至今没有找到。

两会召开之际,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张保庆委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社会反应的教育不公,主要在农村教育。”

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教育公平的基础

2月28日,经过两天旅程,部分西藏代表、委员乘坐T28次列车抵达北京。他们也是今年“两会”最早到京的外省市代表、委员。

与他们同时到达的是一条好消息:教育部宣布,全国有1.5亿农村中小学生今年起全部免费接受义务教育。据测算,每个农村小学生每年将由此至少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

福建仙游昆仑村村民王金辉听到这个消息后喜出望外。由于经济原因,他本想让自己的女儿辍学。现在,他的孩子可以和别人一样继续读书了。

单从时间上看,这也许是一个偶然。但是,仔细梳理近年来社会各界为破解教育公平这道难题所付出的努力,任何人都会承认,今春结出的硕果势在必然。

2006年,教育部承办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代表建议、议案共662件,其中建议632件,议案30件,比2005年增加了143件;承办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提案共566件,其中主办件463件、会办件103件,占全国政协提案总数的12.1%。这些建议、提案集中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建立民族地区贫困学生救助长效机制;加强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新生劳动力素质,落实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端正高等教育办学思想,坚持质量为本、高度重视高校招生与就业、学位管理等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建设国家教育信息平台,尽快发展信息核心技术;建立教师长期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资培养的制度和体制等方面,共涉及29个部门。

事实表明,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向农村教育的“倾斜”力度在不断增大。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委员说,目前,苏州的村小基本都实现了现代化的配制,苏州市要求农村小学的配制要和城市小学的完全一样。村小师资中也必须有学科带头人,实行考评一体化。他呼吁将全国教师的收入基本统一,达到区域间、城乡间的相对平衡。只有不断缩小学校间的差距,解决了基础薄弱学校的问题,教育公平的实现就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平台。

高招改革:在矛盾中实现公平

3月1日,教育部召开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群众普遍关心的2007年高考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高考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并且对于培养各级各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他说,当前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着进一步维护良好考风考纪、进一步维护好高校招生公平公正、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的艰巨任务。招生战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把广大考生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考公平,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潘守理代表呼吁,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在高校招生中保持“单招单考”,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升入高校深造的比例,拓宽他们的毕业出口,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进一步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张化本委员提出,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尽可能做到使不同地区的考生具有基本平等的被录取机会。同时,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让更多的优秀学子走进高等学府。

在北京大学,记者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一个拿着北大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哪怕口袋里没有一分钱,也可以进校来安心听课。

吴辉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学生,来自福建省邵武市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他靠亲友们东拼西凑的路费来到了清华。当辅导员把6500元励学金交到他的手上,他一时竟不敢相信。“我被这些校友的行为感动着,却也感受到肩上又一份厚重的责任。”他说,“将来有能力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让他们自由飞翔,自由成长!”

这样的故事,几乎发生在每个令学子向往的美丽校园。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代表指出,教育不公平,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异并存的情况下存在的。必须承认,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就是要在矛盾中实现公平、创造和谐。

就业分配:鼓励人才多样化发展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委员提醒,目前,新一届大学毕业生正处于求职高峰时期,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关系到教育公平问题。如有的企事业单位过分强调毕业生的性别和年龄,给许多大学生求职造成了不必要的困难。还有个别单位在招聘人员时虽然也能够按要求做到“逢进必考”,但对于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面试,难免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使得一些社会关系简单特别是那些农村生源受到不公平待遇。

鲍义志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关键和根本在于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教育不公平实质上是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反映,要彻底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化,才能为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2006年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求是》杂志上撰文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他表示:“各方面都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倾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改革社会用人制度,改变过于偏重学历文凭的观念,注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建立有利于人才多样化发展的机制和社会氛围。”

年年两会,今又春风。面对记者,代表委员们异口同声: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压题照片自左至右依次为:3月1日众多大中专毕业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冒雨参加就业招聘会;济南6000余考生同挥画笔,参加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考试;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子女入读上海普陀区公办学校。图片来源:新华社图片制作:郭红松

编辑点评

教育必须公平是基于以下原因:让孩子获得文化知识,让孩子拥有谋生技能,让孩子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得到改变环境、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教育是实现这些社会任务的最基本的手段。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应该给予每一个人的最基础的公平。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