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技关注民生

2007-03-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在今年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都强调了要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在“十一五”实现了良好开局并稳步推进之际,我国的科技工作将以此为目标和任务,继续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

“十一五”科技工作

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突出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主题。按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十一五”科技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对社会公益性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要把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置于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地位,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技术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要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公益性技术研究,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技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重点开发安全、有效的避孕节育新技术和出生缺陷监测、筛查技术与产品;开展艾滋病、肝炎、肺结核、血吸虫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研究;加强研究和开发适合城乡社区人群的常见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技术和产品;培育药物重大创新品种,研制先进医疗设备与生物医用材料,加快国家医药创制技术平台建设;加强中医传承方法、辩证体系研究以及基于现代技术的中医药诊疗、评价技术标准与方法研究;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研究、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中药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以及中医药国际化示范研究。组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研究科技重大专项和心脑肺血管疾病防治研究,常见恶性肿瘤预防、早诊及综合治疗研究,重大数字化医疗设备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等重大项目。

比如,出生缺陷给不少家庭带来痛苦,我国“十一五”科技规划中的“重大出生缺陷筛查和遗传病的防治研究”提出建立我国常见重大出生缺陷筛查和遗传病综合优化干预模式,提高结构异常、功能异常、发育缺陷等重大出生缺陷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使我国重大出生缺陷率降低30%。

要以现代生物高技术为突破口,发展基因组和蛋白质组技术、干细胞技术、生物纳米技术、疫苗和抗体制备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以肿瘤、心脑肺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肝病和老年病为重点,加强生物技术与临床资源的有机结合,突破若干重大疾病预防和诊治的关键技术;以医药、食品和工业发酵为突破口,强化生物技术向产业的应用辐射。重点研究基因操作和蛋白质工程技术、新一代工业生物技术、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技术。组织实施疫苗与抗体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功能基因组与蛋白质组、重大疾病的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等重大项目。

此外,要以保障食品安全、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重点,以生物技术合作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是重大慢性疾病与传染病防治技术,包括艾滋病防治技术、新发传染病应对技术、肿瘤和心脑及老年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及其应急安全对策研究与防治技术等。还有中医药现代化与生物医药开发技术,要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研究计划,加强在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中医综合治疗重大疑难疾病研究、生物信息与生物计算技术、重大新药创制、靶标发现技术以及基于干细胞的人体组织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建立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

围绕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建立国家公共安全应急技术体系,提升国家应对公共安全灾害事故与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重点开发煤矿、非煤矿山、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核安全、生命线工程和特种设备等的监控预警、治理与应急救援技术;开展标准、风险评估研究,开发食品危害物快速有效监测、检测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技术的应用示范;开发信息化、智能化刑侦技术,反恐和突发事件预警、控制、处置技术研究;开展出入境检验检疫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突发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生物入侵防控技术。组织实施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等重大项目。

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科学

“民以食为天”。在关系百姓“吃得放心、吃得科学”的需求中,在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科技规划安排了一系列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研究课题,包括农产品评价和检测新技术研究、奶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评价与检测技术,以及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农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和深加工等。

此外,绿色农业、节水农业技术也是“十一五”科技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农林生态环境控制与质量分子检测技术、农业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农业环境保护与退化环境修复、林业生态建设、防沙治沙关键技术、农业节水技术与装备等;还有现代农业技术开发、集成与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包括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数字农业技术、新型农药兽药可降解生物材料开发技术、农药创制关键技术、生物转化技术以及海水养殖技术等。在新农村建设支撑技术方面,包括农村社区生活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农村绿色住宅建设技术、粮食单产及综合生产技术、农林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农村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农村生态环保技术、农村社区资源循环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农村饮水安全技术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