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知识界代表委员之声

2007-03-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邓善熙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高校德育应实行学分化

高校德育管理仍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环节,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手段。德育学分化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必由之路。我们可以探索出一条新路,把德育作为主干必修课程,列入高校教学计划,四年

一贯制进行德育课程的学习和评定。在评定内容上,把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与个人实际表现有机结合,在评定方法上,实行个人同学老师考评三结合,得分由基础分、互评分、师评分构成。同时,尽快建立德育专职教师队伍。(本报记者王斯敏)

孙传敏代表(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院院长)

西部生态补偿应进入立法程序

长期以来,西部地区在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上为全国做出了贡献。但这些地区的发展,也因为生态环境保护而受到一定制约。比如黄河约百分之二十的水源来自四川省若尔盖湿地。有关部门为了增加降雨,看到有云过来就打炮实施人工降雨。当地牧民却没有因此受益。雨水一来,过冬储备的干草全都泡在水里,牧民的损失很大。建议通过立法等手段,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更好地保护西部环境和发展西部经济。(本报记者王瑟)

李玛琳代表(云南省昆明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少数民族医药保护亟待加强

云南白药等少数民族医药非常有特点,但是其中有不少面临消亡。我国各民族在用药上有不少独特的方剂,在疑难病症的治疗方面颇具特色。民族药开发周期长,要制定地方或国家标准投入很大,建议政府站在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有组织地开发民族医药,使少数民族医药能够传承下去。(本报记者邵文杰)

王旭东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振兴传统文化拒绝“复古表演秀”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更应该挖掘优秀的文化内涵,而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表象的复兴上。现在,有的人主张改公元纪年为“黄帝纪年”、兴建仿古式私塾、改博士服为汉服、地名复古等。表面的复兴,并未涉及传统文化的内核,只是文化表象、符号、载体等形式上的“复古”。要正确解读传统文化,不要把振兴弄成劳民伤财的表演秀。(本报记者倪迅)

杨云彦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培养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从我国现状来看,人才不是饱和,而是很缺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他们更愿意到东南沿海城市或大城市就业,面对中小城市的就业机会往往选择等待。在大学教育中,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能力培养,指导大学生认清自己、科学就业。(本报记者齐芳)

玛依努尔・尼亚孜代表(新疆人民医院副院长)

着力支持乡村医疗设施建设

看病难、看病贵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重点支持乡村医疗设施建设和医护人员培训,特别要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尽快把城镇儿童和社会流浪人员的医疗救助和补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本报记者沈亚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