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文物财富传之后世

2007-03-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倪迅 我有话说

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怎样做到文物的可持续保护呢?

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委员认为,在全国进行新农村建设中,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金日光委员说,不仅要保护文物自身,还要保护文物周围的历史环境,以真正体现文物的价值。现在文物保护经费太少,国家应多投入一些。

在我国乡间广袤的沃土之下,有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杨力舟委员举出很多例子:我国北方数省都有很多泥制彩塑,据统计,仅山西省保存的晚唐彩塑就有82尊,五代的11尊,宋、辽时期360尊,元代267尊,明、清多达8300余尊,这些文物基本上都居于山西各市、县、乡镇、村寨。仅山西晋城市青莲寺和府城玉皇庙内,就现存唐代彩塑6尊,宋代彩塑12尊,元代28尊,更可称奇的是这46尊都是彩塑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绝品。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当地主管部门做了不少工作。但非常可惜的是,由于不懂技术,无法科学护理,一些塑像因风化、朽蚀而断裂、破损甚至散架,有的珍贵文物变成了一堆残骸。

这位国家一级美术师疾呼:要让这些文化财富传之后世,需要大批高水平的技术能手去维护管理。他建议,一方面发挥专家、民间艺人的作用,培训现有的管理人员,提高维护国家级彩塑的能力,另一方面,可在高等艺术院校雕塑系增设中国民间彩塑专业课,或者设专门的研究机构,有计划地批量培养古代彩塑雕刻的专门人才。金日光委员则说,应在高等院校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学科。

说到农民群体自发保护文物的感人事迹,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委员能讲出一连串生动的故事。他说,4年前,“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是5个农民在村边劳动时意外发现的满满一窖无价之宝。在后来的4年中,同一地区又连续有11件相同的事情发生,其他地方也相继出现农民群体自发保护文物的感人事迹。他呼吁,对自觉保护文物的群众要给予奖励,以鼓励公民保护文物的行为。这样就要使法律规定的文物保护奖励制度得到落实,因此,建议国家设立文物保护奖励专项经费,以促进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