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南京五院士理性分析“科研浮夸风”

2007-03-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南京3月18日电(记者郑晋鸣)近日,在南京市召开的“规范科研行为净化学术环境”专题座谈会上,中科院南京分院的5位院士对科研活动中存在的不端行为进行了理性分析,呼吁对科技界的“浮夸风”要坚决抵制。

南京大学80岁高龄的王德滋院士认为,当前科学界出现的种种不端行为,根源来自于不诚

实,包括弄虚作假、张冠李戴、互相吹捧等,如不坚决抵制,会腐蚀科学这块净土。

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陆?院士看来,创新也要注意避免无谓的“不端行为”,因为创新也要分层次。在技术领域,如果外国人已经有了一项技术,自己也研发出来,那就是填补空白;对于搞实验的科研人员来说,如果人家这项实验已经做出来,自己也得到相同的结果,那是有证实意义的;但如果是搞理论研究,别人已经发表相关文章,自己再弄就只能算抄袭。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说,当前科研活动中存在违反科学道德的“急功近利、浮躁浮夸、成果重数量不重质量”等不端行为,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千万不能把创新“庸俗化”。赵其国院士举例说,现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要求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毕业,而现实情况是许多科研人员穷毕生精力才出了一两个创新性成果,怎么能够要求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个个都有创新性论文?所以,不能只把眼光盯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文章,应脚踏实地地做好基础工作。

南京大学都有为院士表示,科学道德理念的核心就是诚实,诚实也是做人的准则,做学问首先要做人。对科学界存在的“病态行为”进行规范,首先要从教育抓起,从幼儿园到中学再到大学,都要始终贯彻道德准则教育。同时,对年轻人的培养不能拔苗助长。有的单位为了使年轻人尽快“成才”,把集体的荣誉全部加到一个人的头上,这种“造星术”不利于年轻科研人员健康成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达院士认为,要建立起和谐的科研环境,除了科技人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外,评价体系也要有所改进。如高校某项评审中,有个指标是看该校有没有院士,如有院士就可以加上4分,这种误导使得一些高校到处去“挖”院士。他表示,搞科研更要淡泊名利、耐住寂寞。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