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数字,教育公平的绝好注解

2007-03-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郭扶庚整理 我有话说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谈到教育问题的时候,用了多个数字。用数字说话,优先发展教育的总体布局有了坚实的基础,教育公平有了最好的注解。

2007年,一系列闪光的数字透出的是更加坚定的决心和周密的部署、得力的措施――

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使农村1.5亿中小学

生的家庭普遍减轻经济负担;

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235亿元,比去年增加395亿元;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实施农村初中学校改造计划,地方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从今年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国务委员陈至立说: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将有500万名大学生享受奖助学金,中职学校的农村学生基本都能享受助学金。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1600多万名在校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其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30%。还有相当多的初中毕业生主要因经济原因,放弃了进入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学习的机会。而大学中贫困生的比例也接近25%。可以预计,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建立健全将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切实有力的保障,同时,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布局也将得到较好的调整。

今年秋季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为此将投入专项经费,受益的大学生将在11000人左右。按每人每年1万元的费用估算,国家每年将拿出1亿元来进行资助。这一举措对振兴师范教育、改善贫困地区师资水平,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和极大的实际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