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步履维艰的塞尔维亚电影业

2007-03-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宋文富 我有话说

塞尔维亚的电影业开始较早,当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在巴黎上演刚刚半年,1896年6月6日贝尔格莱德市就放映了巴尔干地区的第一场电影。二战结束后,整个塞尔维亚拥有1000多家电影院,仅首都贝尔格莱德就有50多家,除了原南联邦总统铁托去世时,全国的电影院停业5天之外,即使战乱期间,电影院也很少

关门。但近年来,塞尔维亚电影院的日子却每况愈下。1960年以来,电影观众已从年均1500万下降至150万。仅以“贝尔格莱德影院公司”为例,2005年观众上座人数为37.5万,2006年仅有16万。该公司总共17家电影院,已经关闭了7家。

对这种状况,当地业内人士较为担忧。导致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制片厂不能够提供高质量,即内容更为新颖、更为吸引观众的拷贝。由于经济不景气,塞尔维亚的国产电影极度萎缩,在优秀国产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电影院大量充斥着“好莱坞”的电影。不少“好莱坞”影片类同,使观众对此感到厌倦。事实上,每当贝尔格莱德上演一些非商业性的、思想深刻的文艺影片时,上座率都较好。

二是盗版光碟严重。贝尔格莱德的电影票不过2、3个欧元,个别世界畅销的大片稍贵一些。但一张盗版光碟也就1个欧元左右,除街头小贩外,许多影视录像俱乐部公开出售或出租盗版光碟,导致人们前往电影院的需要与兴趣大减。一些电影院希望以大幅度降价的方式,吸引观众重返影院,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各大影院目前呼吁,政府应加大打击盗版光碟的力度,除销售者之外,重要的是要对生产复制者严重打击。

三是由于资金缺乏,电影院的设备陈旧,暖气时有时无,导致占观众数量最多的青年观众,宁愿更多地光顾酒吧、咖啡馆,也不愿将时间花费在电影院内。

为改变这一状况,自今年起塞尔维亚的各电影院均准备开始私有化。政府希望通过私有化注入资金,使影院设备得到改造,同时也可引入一些质量更好的电影拷贝。但当地业内人士认为,仅此远远不够。法国为扶持本国电影业,成立有专门的基金组织,该组织不但提供部分资金以辅助电影院的生存,同时要求本国影片要占放映量的50%。当地电影业呼吁,在电影院私有化的过程中,政府应考虑设立专项基金,用来扶持具有一定思想内容的非商业性文艺影片,以推动本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本报贝尔格莱德3月1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