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为病人看病,是我活着的价值”

2007-03-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余传诗 我有话说

  平地木是一味药引子,俗称矮地茶,平地木是她残疾生理特征的写照,更是她平凡心态的反映。她希望自已成为病人的一味药引子,毫不起眼,默默奉献。

陈海新,一个身患先天性小脑扁桃体疝和颈髓空洞症而致残,凭顽强的毅力完成5年医科大学学业,在知道自已的病无药可治,生命注定短暂,她以一个病人的体验和需求

去关爱病人,以治好别人的病来抗争自已不治之症的命运。

左手搁在桌上撑住严重歪斜的身体,右手搭脉、开方。这是陈海新定格在患者心中的形象。在上海浦东新区周家渡地段医院中医科,陈海新的病人总是很多,平均每天五六十个人,最多的一天就诊量达到了118人。病人口口相传,“有病找海新”,一方面是冲着她治疗胆结石、慢性胃炎等疾病的良好医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医德高尚,善待病人。家住闸北区的患者钱有玉每个月要换乘两部公交车到浦东来看陈海新的门诊,她说:退休前在家附近看西医,每回都要配上好几百元的药,病情没见多大好转。吃陈医生开的药,一周才十几元,病情明显好转了。患者颜英美说:我在陈医生这里看了十几年的病,从来没有见过她不笑的面孔。一位邻居吴阿姨的喉咙里卡进了鱼骨头,弄了几个偏方没解决问题,鱼骨头倒是断在肉里了,疼痛感没有了,吴阿姨也就不在意了。晚上陈海新从妈妈那里知道此事,赶紧让妈妈把吴阿姨叫来,告诉她化脓感染那可不是小事,要她一定去医院检查。

细心的病人作过统计,陈医生开的方子平均药价只有五六十元,第一次处方的药量只开一星期,等病人来复诊后根据效果再加量。

陈海新的父母都是上海赴新疆建设兵团的老知青。11岁她像无数知青子女一样回沪就读。13岁她发育时,脊椎开始向一侧弯曲,16岁她做了第一次矫正手术,但残疾的样子已无法掩饰:走路拖着左脚,左手蜷曲在前,身体明显左倾。

18岁她以全班最高分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五年综合成绩在60多名同学中又名列前茅。14年前刚到周家渡医院工作她的手脚还能自由活动,但疾病在短短几年间就侵蚀得她只剩下右手能动,最后到生活不能自理。从家到医院不到10分钟的路程,陈海新每天得提前2个多小时起床。在病人的印象中,陈医生不爱喝水,她每天早上7时半准时到医院,一个接一个地给病人望、闻、问、切。不喝水为的是不上厕所,不耽误病人的时间。而不爱喝水的陈医生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一口气喝下几大杯妈妈凉好的白开水。对病人这样那样的问题,陈海新总会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从饮食控制、用药禁忌到“心理按摩”,她对每一位病人总会细心叮嘱。只有父母知道陈海新的病痛。“妈妈,我痛死了,浑身像刀割一样!”这是陈海新在家才会忍不住说出来的话。作为一名医生,陈海新31岁时已推断出自已的生命大概还有五年。2006年3月份开始,她的病情发展很快,当陈海新看到父母为自已的病情日益恶化还坚持上班而担忧时,陈海新这样安慰他们:“我知道我的病,但为病人看病,是我活着的价值。”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海新决定将自已的遗体和角膜作人生最后的奉献。

2006年的最后一天,陈海新的双眼开始无法聚焦,唯一能活动的右手也无力拿笔了,“再坚持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任了。”她让妈妈向医院请了假,她把办公室属于自已的40多面锦旗和数份奖状带回了家,她知道自已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内心还记挂着一件事:那就是家住南汇的一位姓曹的病人,原本约好复诊的,她已为他想好了处方,但她没有这位病人的地址和电话,她无法告诉他了。

2007年2月2日,当陈海新病逝的消息传开,多少病人为这样一位平凡的医生流下真挚的眼泪。一位名叫林国强的教师写下了《陈海新医生的生命烛火温暖过我的心》,他把文章交到院长江继强的手上时,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说:陈医生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病人接受了感动,全社会也都接受了感动,陈医生是可以告慰人间的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