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大学

2007-03-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敬佑 我有话说

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的外延发展,目前正处在向质量提高的转变内涵建设过程中,高校中各种影响发展的矛盾和因素依然存在。归结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教育价值上的社会本位。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倾向,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关注培养“材”而非“才”,教育实际上已失去了它的本真目的――

培养人;二是学校内外部各种关系的失衡。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优质资源的稀释,学校在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难以解决,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规模与质量这些关系出现失衡,专业数量的增加还造成专业结构与分布不合理,专业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要求;三是新校区建设中学校传统文化积淀未能很好传承,校园文化严重缺失。校园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校园硬件建设。

这些发展中的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正视并加以解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自身发展的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重要。因此,如何将和谐发展理念融入高校办学实践,使其实现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整体优化,达到和衷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境界,是高等学校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高等学校发展新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现和谐教育的理想

高校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生态大学应当是指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增强科研实力,提升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入研究学校各项工作之间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在学科建设中,形成由基础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环境”。浙江林学院于2004年提出了生态大学的建设目标。我们认为生态大学是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通过对以学校为核心的内外部系统的调控,求得学校与外部环境、学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

在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从高高的象牙塔走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必然要比过去承载更多的社会使命。浙江林学院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如围绕竹产业构建的学科产业链,从竹子基因研究开始,经育种、栽培直至加工各个环节,将生物技术学科、竹子加工、竹子贸易、竹文化等学科组成一个学科链,进行基础、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浙江竹产业全国第一、大批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贡献,其中“毛竹笋竹林高效经营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此外,学校还构建了木材学科产业链,准备构建茶文化等学科产业链。同时,学校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导,在制度建设中,充分关注在体制上体现和谐,机制上体现竞争。学校正着手建立以人为本与规范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行校院两级管理,构建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生态环境,协调行政与学术、教学与科研、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建立和谐、有序的竞争环境,以推动学校持续发展。

我们在新校区规划上,把环境的生态效应放在首位,把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放在首位加以考虑,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建筑等功用性项目的分布与格局则在追求最佳生态效应的基础上进行,从而实现了“崇尚自然,优化环境”规划理念。通过几年的建设,学校因校园和植物园“两园合一”建设独具特色,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生态大学的内涵

生态大学可以说是高校实现和谐教育的一个理想状态,现在对生态大学理念的探索实践也刚刚开始,但生态大学的内涵决定了它在现阶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全新办学理念。我们以为,建设生态大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培养生态大学的人才。生态大学的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生态素养,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设想,他认为共产主义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因此,生态大学的人才培养既强调对社会需求的适应,但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与市场的“适销对路”,更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均衡发展,关注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爱因斯坦曾说:“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我们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生态人培养思路,以教育生态学理念为指导,通过一、二、三课堂构建三维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充分贯彻这这一思想。以全体学生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宗旨,教育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同时,作为一所以环境学科为特色的大学,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通过设置环境类公选课和学校优越的校园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生态素养,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相处,培养和谐、宽容的生态精神。

生态精神是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的综合体现。生态是大自然的主体、人类的摇篮、生命的希望。生态精神是一种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是一种正确的竞争观,是一种和谐、宽容的精神,是讲究时间效益和默默奉献的精神。生态精神更加体现了创造精神,因为生态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世界,一个不断创造的世界。正因如此,她才能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才有上述那些宝贵的精神,能不断造福世界。树立创造精神是培育生态精神的最主要要求。在校园内培育、弘扬生态精神,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精华,成为育人中“润物细无声”的春风细雨,是创造生态大学的十分重要的内涵。(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