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制

2007-03-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川生 我有话说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这个具有示范性的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

身做教育工作者。”中央的这个战略举措,在教育战线和全社会引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创新教师培养体制,全面服务国家战略,把北京师范大学建设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基地,教育决策的思想库和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基地。

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师范生免费教育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党中央为促进教育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体现国家意志,关系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全局,对于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助于积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高度重视教育,才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国家综合实力之所系,民族素质之所系。发展教育,应该把教师教育放到优先的位置。在当前国际竞争情况下,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尤其是师范教育的发展。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充分体现了教育是国家的事业、政府的责任。

有助于促进教育和谐和社会和谐。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不足;二是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三是城乡、区域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各级各类教育发展还不够协调。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国家通过公共财政干预机制来调控教师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地位和职业吸引力,有利于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助于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在数量上还存在着较大缺口,从质量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高素质师资匮乏是一个不容忽视、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发挥其示范表率作用,有利于形成崇尚教育、崇尚教师,优秀人才当教师,教师职业最光荣的社会风尚。

发扬传统  积极面向国家需要

百多年来,培养名师。从创立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师范大学始终高举教师教育改革的旗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教师,成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摇篮。迄今为止,北京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优秀人才,其中大部分活跃在基础教育战线,特级教师更是遍布全国,有500名之多。北师大1957年毕业的王家光和粟楷民夫妇扎根大西北,服务农村教育,在宁夏从教40多年,无怨无悔,为西部基础教育和少数民族教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引领教育,创新理论。北师大以富有时代特色和创新意义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全面服务于国家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科学的发源地,北师大培养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教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和一大批在基础教育第一线默默奉献的教育改革家和教育实践家。北师大校友霍懋征就被温家宝总理誉为“把爱献给教育的人”。这些校友引领教育科学发展前沿,创新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对全国高师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扎根实际,推进改革。北师大以深入教育实际的教育改革举措推进了教师教育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面临教师教育的深刻变革,北京师范大学积极探索教师教育培养新模式,率先推出了“4+2”学士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五年来共招收“4+2”教育硕士研究生220人,已有三届毕业生共计156人,就业率达100%,社会反响良好。

2006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考察我校时指出,教育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国家将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改革和扶持力度,把最优秀的学生吸引到师范院校来,把最有才华的学生培养成人民教师,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次难得而重要的改革发展新机遇。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与我校传统特色、未来战略目标和发展思路也是一致的。我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兴校之路,实施八大发展战略,其中首推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同时努力建设研究型大学,这有利于培养更高水平的教师。师范生免费教育有利于我校进一步面向国家需要,面向社会发展,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基础教育,支持农村教育;有利于我校勇做改革和加强教师教育的表率,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提升教师教育层次,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为中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整合资源  建设未来教育家的摇篮

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是北师大深化改革的契机。由于受传统结构、体制的束缚,学校教育研究和教师教育资源仍过于分散,整体竞争力和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为此,我们将整合教育学科资源,实现制度创新,成立教育学部,推动教师培养重心上移。这既是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战略举措,也是学校整合资源服务国家需要,应对大规模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必然选择。目前,我们正在从运行与管理模式上对教育学部进行调研、论证与设计,从体制上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体制,适应国家多层次需求。经过“十五”期间的改革和发展,北师大的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已高度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这为教师教育和各类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校将推进“4+X”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升教师教育层次,形成多元化的教师培养模式,争取将“4+2”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移到体制内,实现学士后教师教育。同时,进一步发挥北师大的学科优势,尝试培养教育博士。最终形成包括学士、硕士、博士在内的多层次、高水平的教师培养体系。

构建精品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十一五”期间,北师大将在已有教师教育平台课程的基础上,面向新世纪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以及农村的教育实际,加大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力度,重点支持农村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依托现有的20多所附属或实验学校,再积极创办一批附属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在全国建立一大批中小学研究和实践基地,使其成为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试验推广、师范生实习就业的基地,研究解决基础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的教育家创造条件。

配置优质资源,支持免费师范生成长成才。除在体制和机制、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方面为免费师范生提供优质资源配置外,学校还将从就业及继续教育、国际化等方面畅通渠道,允许免费师范生履行服务期间,优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引领其专业发展,帮助他们成为创新型、专家型的教师。北师大还将加强教师的国际培训、进修力度,将其纳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设立中小学教师国际交流项目,用于支持高水平教师的国际交流。

教师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尽快出台有关我国高师院校与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明确高师院校的发展方向。建议为师范院校的体制创新和改革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建议地方政府要为师范生就业、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