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快乐教育”益智育人

2007-03-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龙军 我有话说

一个由中小学生搜寻到的各种“过时”物品组成的“寻找小巷足迹”展览吸引了从中央领导到普通市民的老少几代人。小朋友看着新鲜、好奇,中老年人看了熟悉、亲切:爷爷的红薯饭、奶奶的纺纱车、外婆的补丁袜、外公的烤火桶、爸爸妈妈的小人书,从粮票、布票到洗衣棒槌、搓衣板,从自制晶体管收音机到最早的“大哥大”。在

回忆和比较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快乐”地悄然展开。

“寻找小巷足迹”展览是长沙市开福区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而开展的“快乐教育”的一部分。而长沙市岳麓区在全国率先引入网络资源,以家校网络联络为核心,首创“家长网校”;芙蓉区举办“1600驿站”,开辟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新时空;天心区以青少年俱乐部为平台,努力构建“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教育新格局;雨花区在全区39所中小学校探索建立青少年义工俱乐部。近3年,长沙市通过积极推行对未成年人的多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们“乐中益智、乐中健身、乐中养德”,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

2004年12月,天心区学院街街道半湘街社区首创“EQ课堂”,大胆规划社区青少年教育蓝图,将基层党建与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社区青少年的零犯罪、零辍学。“EQ课堂”专门聘请教育专家,开展以孝心、环保、爱心和团队精神等情商教育,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开课以来,每一期的教育形式都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孩子兴趣,调动青少年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帮助树立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倡导辖区文明新风。如采用模拟法庭的形式,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律知识讲座;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BBS,讨论青少年关心的话题、社区感人故事以及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问等;向学生发放EQ测试卷,检测学生的情商;组织青少年开展“走街串巷送文明”活动,让他们走出课堂,在社会中体验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学会待人接物等等。与此同时,还组织开展了“留给社区一句话”、“社区是我家,我为家做点什么”等主题论坛以及青少年快乐一小时活动,启发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展示自己的活力与风采。

从2005年5月27日开始,芙蓉区藩后街社区的“1600驿站”就成了真正的“欢乐谷”。社区小朋友周恒放学后不再琢磨着去哪儿打发时间,而是和伙伴们赶往“1600驿站”看图书、做作业、听“老师”讲故事,然后等待父母回家。社区主任罗海蓉告诉记者,现在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放学时间也提早了。放学后孩子们变着法“捣蛋”,或打电游,或混进“黑网吧”沉溺于网络游戏。为让他们安稳、有益地度过下午4时至6时这段时间,因此社区成立了“1600驿站”。邀请社区有威望的退休干部在“学校”任职,把孩子按年龄、特长和兴趣等分组,有计划地带领孩子开展活动。该社区共有200多名青少年,其中参加“1600驿站”的中小学生达80多人。通过这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新平台,芙蓉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004年以来,长沙市坚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事工程和考核范围“三个纳入”中,建设了校外活动、社区教育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三大阵地”,创新了道德养成、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三大教育”,优化了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和青少年维权为重点的法制环境“三个环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到目前为止,长沙市380多个社区基本建立了未成年人活动室,验收合格命名150个,创办社区家长学校2100多所,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20多支,创建青少年教育示范社区67个。

“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快乐、让孩子每天都充满快乐”,这是长沙市教育创新的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