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西津古渡:为古街区保护利用树样本

2007-03-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董城 我有话说

西津古渡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镇江老城区的一部分,至今居住着大量居民。李玉祥摄

西津古渡,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内西部云台山麓,曾是长江天堑下游地区主要渡口之一,马可・波罗曾在这里登岸前往江南游历。如同我国不少历史文化古街区一样,西津古渡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但整体风貌依旧,街巷空间布局完整,古迹文物众多,亟待整体保护、修建与管理。

3月22日至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和国内多位知名建筑学、文化遗产研究学者齐聚镇江,以西津古渡的重新修建和整体规划为例,深入研究和探讨我国城市古街区的重新修缮与保护原则,试图为诸多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树一个样本。

让专家主导古街区的规划与修缮

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镇江市开始高度关注西津古渡的保护问题。面对一条有千年历史的古街道,如何对西津古渡进行整体保护,怎样尽量保留其整体的历史风貌?成了一个难题。镇江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玉国坦言,仅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认识与经验,很难理出一个头绪。

西津古渡横跨了从唐代到近代多个历史时代,几乎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少印记,是保存和修复最具影响的某个时代的建筑,还是把这种历史感完整地延续下来?这里既有历史文物又有古街区,现在还居住了大量居民,有没有必要全部动迁?几家工厂的厂房镶嵌其中,是否有碍街区整体风貌?一系列问题使得镇江保护西津古渡的工作几经停滞。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文化遗产保护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内旅游业特别是访古游持续升温,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重新修建与开放,西津古渡的修建问题引起了各方关注。但是,在考察了国内不少古街区后,镇江人发现,一些地方在重视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存在着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街区修旧如新、拆旧盖新、新旧不谐等现象。怎样让西津古渡的保护遵照科学规律?把国内顶级的文物保护与建筑学专家请来!镇江人想到就做,让专家主导古街区的规划与修缮。

罗哲文、王景慧、阮仪三、董卫等知名学者相继来了。在他们的指导和设计下,1999年《西津渡古街区保护规划》、2002年《镇江市西津渡历史风貌区保护与整治规划》、2003年《镇江市小码头街保护与修复设计》、2005年《镇江市伯先路保护更新规划》先后出台。这些政策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明确了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建设的总体原则、功能分区与定位、保护手法和发展规划,为实施保护更新工程勾画了科学的蓝图。2001年,西津渡一期保护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是我国较早获得该奖的项目之一。

在充分酝酿和制定了保护规划后,西津古渡历史文化街区的具体布局和修缮迫在眉睫。这时候,有人提出:应该选择最易保存的近代文化作为西津古渡的主要改造依据。提出这种观点的理由是,近代镇江曾遭受殖民统治,西津古渡至今还存在着不少欧洲建筑,具有租界地的整体风貌。

认识转折于一次国际海事工作会议。多位国外专家对我国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世界上最早从事水上救援工作的国家是中国,因为早在唐代起,中国的镇江就成立了从事水上救援工作的民间组织――救生会。由此,镇江的渡口文化被高度重视。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董卫教授在深入研究镇江历史后提出,必须认识到西津古渡曾经存在的4个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层,即:渡口文化层、租界文化层、民国文化层和工业文化层。科学的原则应该是把这种历史感完整地延续下来。

布局遵循历史延续性、原真性

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甫雄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历史文化街区是“看得见的历史”,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遗存,以其整体的景观意象展示着城市的个性风貌,反映着城市的发展脉络,是城市文化特色最集中的体现。有条件的城市都积极保护和科学开发历史街区,并以此为依托构建城市文化轴心,成功开发一系列的精品力作,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镇江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2004年,镇江正式聘请董卫教授负责主持西津古渡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规划与修建设计。

在许多地方,工业遗产在整个城市历史文化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认识,加之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遭到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在镇江西津古渡街区中,尚存在多个工厂遗址,是拆是留,争论颇多。董卫在古街区的保护改造规划中,坚持保留了工业文化的比重。董卫说,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应将城市更新与保护思想融为一体,充分考虑城市保护中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历史环境的整体性和传统空间的连续性问题,寻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的新思路、新方法。

西津古渡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镇江老城区的一部分,至今居住着大量居民,在其修建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自然落在了居民的安置问题上,全部动迁还是留下居民,成了一个大问题。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周俭教授指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遵循原真性,普通居民生活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想办法保留存在其中的社会生活。

镇江市建设局副局长祝瑞洪介绍,镇江市已经将现存的还在使用的居民民房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一部分进行统筹考虑。部分民居需要拆迁和改造也都遵循不改变古街区整体风貌的原则。

“可走可留,可修可换”是镇江改造民居的大原则。具体的实施方法是,提供200套安置房,愿意迁出的市民,政府负责安顿住处或提供经济补偿。愿意留下的居民,有关部门统一对其房屋进行修缮与改造。

在修建技术与工艺上,按照修旧如旧、分门别类的原则,在不破坏房屋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古街区民居的整体风格。对于当代建筑,进行仿古改造。修建材质尽量选用旧材料,使用传统工艺修复,各种管线全部下埋,考虑现实生活因素,在修建古街区的同时,重视提升当地居民生活质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项目官员杜晓帆博士表示,与西津古渡有着同样状况的古街区不在少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不少生活在历史遗存中的居民生活质量普遍不高,个别地方在整修历史街区的过程中人为割裂了历史遗存与居民生存的关系,甚至以牺牲居民的各种利益为代价来保护历史遗产。他认为,从科学保护文物的角度讲,重视历史文化内涵不仅仅是建筑风格,尊重人的生存同样重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