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华夏民族音乐海外频遇知己

2007-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家杰 我有话说

华夏民族乐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最近,中国音乐学院华夏民族乐团赴欧、非6国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许多观众对中国的音乐艺术如醉如痴,可谓

盛况空前。

“追梦京华”是最受欢迎的中国民乐之一。这支二胡协奏曲表现的是,一个少小离京的老艺术家对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昔日辉煌的追忆。担任二胡独奏的,是集各流派精华于一身、名满乐坛的国家一级演员宋飞。在舞台上,她弦随心动,曲随弦走,弓弦出神入化,成功地营造出一个神秘莫测的东方梦境。国外听众被她深深地吸引,一步一步跟随着她手下的旋律,神游中国北京。

作曲家高为杰用中国潮州地方古曲改编而成的《浪淘沙》,表现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改编本身就给演奏者出了一道难题,而要把这支乐曲演奏出彩,那就更难。尤其是其中的筝独奏演员,仅有娴熟的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青年古筝演奏家邱霁恰恰从小熟读东坡词。在演奏中,她以对词人及其词章较深刻的理解,抚弄21根琴弦,行云流水,声声传神。中国历史上这位著名的豪放派词人,面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迎风而立,发出的一声喟然长叹,越过千年,被她生动而形象地传递给了今天的国外听众。继后又有笛箫演奏家张维良用笛子演奏《花泣》,表现黛玉葬花时的心境。这两支曲子都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是,用纯音乐表现中国历史上这位女英雄,就是在国内,也不可能做到每一个听众都是演奏者的知音,更何况是外国。而实际情况完全出人意料。“穆桂英挂帅”这支乐曲,用一把京胡和一把高胡,刻画穆桂英刚柔相济的人物性格;用精湛的打击乐、弹拨乐、吹奏乐和弦乐,描绘巾帼英雄挂帅出征、千军万马冲锋陷阵的宏大场面。更有曹德维、王以东、赵承伟、李光六和梁聆聆――一个领衔、4个首席演奏家的出色发挥,着力渲染,外国听众一个个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每到这个时候,指挥家关乃忠一再返场谢幕,舞台上不重新奏响中国民乐,沸腾的音乐厅就永远静不下来。

如此激动人心的场面,在瑞士卢塞恩举行的首场演出就出现了。能容纳1000多人的卢塞恩文化与艺术中心音乐厅,当晚座无虚席。在场的中国驻瑞士大使朱邦造兴奋地告诉记者:“观众中不乏瑞士各界知名人士。而且,这些瑞士朋友个个对中国民乐着迷。”联邦民防总局局长邵尔偕夫人,驱车100多公里,从瑞士首都伯尔尼赶来卢塞恩。由于途中塞车,来不及吃晚饭,他却乐呵呵地对使馆武官王建政大校说:“优美的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精神大餐,肉体饥饿算不得什么。”陆军司令费莱中将去年9月曾率40名军官访华,在北京和南京观看过歌舞和杂技,回国后就成了中国文化的热情宣传者。进入音乐厅,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来再次欣赏中国艺术的魅力”。弹得一手好钢琴的国防学院院长茨威加特少将,第一次欣赏中国民乐,就迷上了中国民乐。他在观看演出中,喝彩声竟三次脱口而出:“BRAVO!”(法语:太棒了!)当地电视台当晚就在新闻频道播出了这场音乐会的盛况。

接下来在意大利米兰、奥地利维也纳、卢森堡、德国纽伦堡、埃及开罗和亚历山大等5个国家的著名城市举办的音乐会,火爆场面进一步升温。在米兰演出这一场,能容纳1500名观众的米兰音乐学院威尔第音乐厅,当晚全场爆满。坐在记者前排和两侧的意大利男女观众,每当一个节目演奏结束,他们都要站起来,长时间热烈鼓掌。坐在记者后排的一个意大利中年男子,甚至像老北京观看京戏名角儿登台,每到精彩处,就情绪激动地要大叫一声:“buon!”(意大利语:好!)。演出结束以后,直到最后一个乐员在舞台上消失,一位白发苍苍的意大利老太太才依依不舍地离开音乐厅。并边走边喃喃自语:“Perfetto!Grande!”(意大利语:太棒了!太好了!)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的《欧洲华人报》总编辑蒋明向记者介绍说:“这位老人已89岁高龄,她是专程从200多公里以外的都灵市,赶来观看演出的。”

第二天,意大利国家电视台播出音乐会盛况。米兰核心媒体《晚邮报》资深记者盖拉发表评论,说:“这是近几年来,意大利观众看到的最精彩的东方文艺演出,它留给观众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可能若干年以后,观众还会回想起它”。意中基金会秘书长鲁伊尼通过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在转给记者的来函中,热情洋溢地说:“中国的民乐演出加深了意大利人民对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的了解,也加深了中意两国人民的友谊。”

离开米兰,来到维也纳,就来到了驰名世界的音乐之都。在这座处处荡漾着西方音乐的城市,中国民族音乐受到另外一种形式的高规格欢迎。中国驻奥地利大使卢永华高兴地对记者说:“酷爱音乐的奥地利人民,将中国民乐的演出,视为当地一次盛大的活动。”金色大厅舞台和两侧包厢前,摆放着美丽的鲜花。享誉欧洲的德国著名歌手弗瑞迪・奎恩(FreddyQuinn),被专门从德国汉堡他的家中请到金色大厅来,主持这场音乐会。观众席上,不少奥地利人特意穿上了红底绣花缎面中式唐装。奥地利联邦议会副议长哈泽尔巴赫,以及维也纳副市长利德,一直赞不绝口。演出结束,离开金色大厅以后,听众仍然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次日上午,中国驻奥使馆文化参赞贾建新就不停地接到奥地利人民打来的咨询电话,问:“在什么地方能够买到这场音乐会的CD,或是中国民族音乐的CD和DVD”;奥地利《信使报》同日登出了图文并茂的演出盛况。第三天,在卢森堡的演出更是出人意料。这个国家全国总人口不过四五十万,可以容纳1000人的卢森堡音乐厅,就连三层包厢都坐满了观众。演出结束,乐团3次谢幕,观众就是不肯离去,就站在座位前不停地热烈鼓掌。乐团指挥被深深地感动,于是临时决定加演一支西方熟悉的乐曲《过山车》。看到中国人用中国民乐演奏欧洲名曲,音乐厅顿时成为欢笑的海洋。

跨过地中海,来到巡演的最后一站:非洲埃及。或许是中埃两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彼此对对方心怀高度的尊重。在开罗国家歌剧院及亚历山大市歌剧院,相继举行的最后两场音乐会,埃及政要和上层人士,都把所有的政务放在一边,以浓厚的兴趣前来欣赏中国民乐演奏。在亚历山大市歌剧院的一场,中场休息时,身着阿拉伯民族服装的3个女青年,甚至主动来到记者跟前,面带羞涩的笑容,一只手指着舞台,一只手向记者伸出拇指摇晃。这感人的情景,让记者回想起在首场演出时出现的动人一幕。一个名叫柯尔特・莫斯曼的苏黎世电脑公司雇员,当天专程从60公里外的苏黎世,来到卢塞恩观看中国民乐演奏。演出结束,已是晚上9点多。当时寒风袭人,天空飘着细雨,商店已全部打烊,街上已不见行人,这个远道而来的苏黎世人,看完演出,却没有立即乘车回家;而是顶着寒风细雨,穿过好几条街道,一直追到乐团正在晚餐的餐馆。他见到乐团成员,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立即上前攀谈起来。还一定要与乐团指挥“共同干一杯!”

大年三十前夕,巡回演出结束。在法兰克福机场,挥手告别国外听众的那一刹那,记者忽然明白:国外观众为什么对中国民族音乐抱着极大的热情并能够予以充分理解――绝不是因为吃惯了“西餐”,偶尔尝一口“中餐”,感到特别的新鲜,而是因为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民族音乐既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世界。优秀的中国民族音乐作品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享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