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用余热温暖“留守儿童”

2007-04-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陈续 金振娅 我有话说

在安徽泾县昌桥乡孤峰村,有一户几十口人的“特殊家庭”。家长是被孩子们亲热称作“爷爷”的泾县文化馆退休干部王直,孩子们则是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在这个大家庭里,王直用生命的余热温暖着一个个“留守儿童”

的心。

1998年退休之后,王直被当地派出所聘请为法制顾问。在接触一个个法制案件时,“留守儿童”问题进入了他的视线。王直发现很多案件都和这些孩子有关,生活上无人照应、学习上无人辅导、行为上无人管教。外出务工家庭出现的教育真空,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001年暑假,王直组织了十几个孩子,把他们聚在一起做作业、开展课外活动,暑假结束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第二年,王直接着又办起了夏令营,慕名而来的家长络绎不绝,结果收下了100多个孩子,一办就是50天。有了两次暑假的成功经历后,2002年,“王直助教中心”挂牌成立。王直利用原孤峰乡文化站下属的废弃房舍,办起了留守儿童助教中心,当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孤峰、昌桥、田坊等乡镇的留守儿童纷纷来这里生活、学习。5年来,在这个大家庭生活过的留守儿童达428人。

助教中心最多的时候接纳了100多人,学生统一服装,执行严格的作息制度。中心到学校3里多路,学生们每天上学放学都由王直和管理员轮流接送,一年四季,一天四趟,风雨无阻。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安全是头等大事。中心晚上安排巡查,每天记值班日志。孩子们放学回“家”后,如果需要外出购物、玩耍,必须登记,20分钟内返回。为了防止孩子乱花钱,中心为每个孩子建立了零花钱账本,由生活管理员统一代管,孩子每支出一笔钱,都登记清楚。很多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自由散漫,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贪玩厌学,作业完不成,成绩跟不上。为了让这些孩子不虚度光阴,荒废学业,王直每天晚上把孩子们组织起来上晚自习,完成当天作业,还聘请了专职教师为他们补缺补差。一位叫王明的同学,本来学习成绩很好,但因迷恋上网络游戏,成绩直线滑落。后来父母把他送到中心,王明的网瘾不久就戒掉了,成绩很快有了提高。

为了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帮助贫困孩子,王直还利用以前从事新四军史料征集工作时建立的人脉关系,为贫困学生募得资金8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95人次,有91名贫困学生得到稳定的结对资助。王直自己省吃俭用,每年还从微薄的退休金里拿出3000元钱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孩子。

在王直的呵护教育下,中心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有进步,有的还考上了省级示范高中。最早的一批孩子不少已考上了大学,他们每年放假回来都会回到中心看望爷爷,为中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现在已是皖南医学院大一学生的叶远飞,回忆起寄宿在中心的那段日子,感觉仍是十分温暖:“有爷爷在,家的味道无时不在。” (标题书法:沙英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