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峡平湖:地质灾害可无忧?

2007-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夏静 潘剑凯 夏斐 谢文 通讯员张才刚 我有话说

高峡平湖,可能诱发地震或者滑坡;大兴土木,库区地质稳定经受考验。

三峡,一个本来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域,大坝横空出世之后,地质灾害再次被特别关注。

崩塌滑坡:需要长期的监测和治理

“坝上库首”秭归江段,一块“巨石”突兀而起,似乎随时都会倾倒在江流之中。

这就

是著名的链子崖。3月30日,我们实地考察了这个见证三峡地质变迁的地方。

一座全身布满裂纹的悬崖绝壁,也是一处危险度较高的滑坡体。远在1000多年前,链子崖就曾发生过多次重大崩塌,其中一次堵塞长江达21年。

治理链子崖,共和国首次动用了总理基金,总额高达4600万元。经过四年的治理,终于实现了“千钧铁链锁危崖”的梦想。如今的链子崖,已成为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和风光旖旎的自然景区。

偌大个水库,岸线长达5300公里,其中约440公里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139公里需要实施工程防护;库区内,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其中属受水库蓄水影响的1627处,在移民迁建区的863处。

滑坡,在三峡库区是“家常便饭”:1985年6月12日,秭归新滩发生滑坡。1995年6月和10月,巴东县城两次发生崩滑;1996年7月8日,武隆县又发生滑坡。50年代毁灭性乱砍滥伐,潜伏的地质问题在这一段时间集中暴露。

峡江地形、暴雨集中、急流冲刷,三峡地区的崩塌和滑坡几乎不可避免。三峡大学刘德富教授这样解读滑坡: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滑坡威胁建筑物、人畜生存的安全,但是没有滑坡就没有生存,崩塌滑坡后产生的堆积体,形成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三峡库区的文明是一种“滑坡文明”。

蓄水后滑坡发生的次数和强度都会增加。然而,完全没有必要谈“滑”色变。滑坡是可以监测、可以预报,也是可以治理的,万州铁峰、秭归新滩滑坡的成功预报就是很好的例子。

    三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正在高效运行。2005年,专业监测发现变形明显的崩塌、滑坡22处,发出预警5处;“群测群防”显威力,群众的“眼睛”发现崩塌、滑坡18处。在秭归县香溪河八字门滑坡,继1998年搬迁10余户居民后,2005年,地方政府又根据预警及时组织危险区内49户170位居民紧急搬迁避让。

“当前,应该着手建立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长效机制。”刘德富教授建议。他认为,崩塌、滑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蓄水到175米之后,还会形成一些新崩塌、滑坡。现有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一般都到2009年三峡工程正式建成为止,此后的监测与治理将是长期而艰巨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也是十分必要的。

蓄水成湖:会诱发多大地震

“蓄水是否会引发地震,要看地壳是否稳定。”参与过三峡工程论证的中国著名工程勘测大师陈德基介绍,根据前期大量的地质调查,以及对全世界水库地质的分析,国内六七家单位做过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大家得到的结果和看法比较一致,都认为三峡处于地质构造比较稳定地区,蓄水后不会有破坏性诱发地震灾害,最大地震级别不会超过5.5级。

历史上,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最大地震震级为6级多一点,但三峡工程是按照7级地震标准设计,8级地震标准设防,即使发生较大地震,也不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和三峡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同时,虽然三峡水库蓄水有100多米,但河谷宽度有限,增加重量影响的范围也就有限,对地壳不会产生太大的压力,水库诱发较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近期监测数据表明,三峡二期蓄水后,三峡地区微震活动基本集中在库区巫山、巴东、秭归、长阳一带,除频度明显增加外,强度仍维持在较低水平,没有突破正常状态。2005年,共监测到地震905次,包括了所有的微小地震。最大一次是2005年9月22日15时30分发生在巴东县东P口的3.5级地震。监测到的结果证明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陈德基说,即使是这些微震,很多也是由于水库淹没矿坑或溶洞,导致塌陷所引发的非构造性诱发地震。

早在2001年,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建立了三峡地震监测系统,并制订了详细的应急预案。三峡地震监测系统包括采用先进的数字遥感技术建立起来的地震台网,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精密测距系统建立起来的地壳形变监测网和诱发地震监测总站等,覆盖了整个三峡库区,可以完整地监测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对于地震发生频率的增加,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勘测研究院前总工程师薛果夫有另一番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地震以微小形式表现出来,能量提早释放,应该是一个好事。就像一个气球,气体聚集太多,就会有爆炸的危险,如果在上面扎一个针孔,危险就小多了。”

大兴土木:库区地质环境有隐忧

多次赴三峡库区采访,记者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从三峡工程开工直到今天,库区移民迁建、文物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始终都在进行,整个三峡库区如同一个巨大的工地。

对于这一现象,陈德基、薛果夫等专家十分担忧:大规模的突击性建设,不可避免地将使原来的稳态地形、地质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现阶段的三峡库区,正处于地质重新实现稳定的关键时期,人类活动一旦破坏了其中的某些环节,不但达不到平衡稳定的效果,反而容易引发新的地质灾难。

记者发现,在一些地形复杂的移民迁建点,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平整场地工程普遍量超过常规工程,而且挖方量大于回填量,乱弃石土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多余”的土石,有些直接掀入长江,致使满坡弃土大煞风景,成为外界所谓“破坏生态环境”的“直接”依据;有些就近倾入河沟,形成人造的泥石流源,巴东县四道沟、白岩沟、铜盆溪就是典型代表。

在移民新城镇迁建及公路等基础设施复建过程中,高切坡和基础超深也容易成为崩滑的源头。初步统计,库区共有高切坡1428处,部分高边切坡稳定性较差,需要实施工程治理;在奉节、巫山、巴东县城等移民新区,由于地基条件不好,房屋等建筑设施的地基基础需要超深处理,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峡地质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安全

薛果夫认为,三峡地质问题的核心,还是城镇的安全。在移民工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科学程序设计施工,尽量避免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还应加强监测,尤其是对人口聚集地区地质灾害的监测,做到真正以人为本。此外,应考虑移民迁建区的产业结构问题,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避开地质灾害严重的区域。

正确选址,避开地质基础薄弱的区域,是移民迁建过程中防止地质灾害的上策。长江委专家陈德基有“地质大师”的雅号。他对记者介绍,在移民选址时,专家组对每个城市进行了分析论证,13个县城基本上避开了滑坡体,只有巴东黄土坡、奉节猴子石等几个局部城区问题比较大。2007年3月,陈德基等一行对奉节猴子石滑坡体的治理工作进行现场考察,并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意见。

“高峡平湖”考验着库区的地质环境,也考验着建设者的智慧和能力。为实现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确保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成立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大幅度增加资金投入:第一期投入40亿元,对影响135米水位蓄水的各类地质灾害进行防治;第二期又投入80亿元,治理范围包括移民迁建后形成的地质问题。目前,第三期治理工作正在实施,将于今年汛后结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