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淮安市八成以上大学生服务基层

2007-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刘桂清 我有话说

江苏省淮安市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周总理在少年时就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把自己的一生都用于服务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恩来精神”成了淮安市独特的教育资源,激励着淮安的大学生们。作为淮安市两所本科院校,淮阴工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近年来一直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深入基

层,深入乡村,送科技、送文化、送法律,大学生们在亲身体验“恩来精神”的同时,也树立了服务基层的观念。在淮安高校,近两年来主动到基层就业的学生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80%以上。

在淮安地区,高校的就业教育引导贯穿了从招生、入学、专业教育到生产实习等诸多环节,教育学生面向江苏,立足苏北,积极响应“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学好基本功、扎根基层就业观念成了大学生们广泛的共识。同时,对面临就业的学生,学校除了照常规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政策知识讲座外,还安排校友返校介绍自己到基层服务的心得体会,鼓励毕业生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由此,许多毕业生改变了过去不切实际的就业观,不再挤破了头去做“白领”,也打消了“服务基层没前途”的顾虑,安安心心做“蓝领”。据淮阴工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的许东风处长介绍,去年该校约有86%的学生主动到基层就业。淮阴师范学院宣传部王德勋副部长也告诉记者,该校2006年2903名毕业生中有2508名到基层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86.4%。

事实也证明,服务基层,为淮安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很多到基层就业的学生都小有成就,韩国路就是其中之一。韩国路就读于淮阴工学院农业工程系农学专业,2004年本科专业毕业后,他来到江苏省高邮市农业局粮食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工作,从事稻麦生产技术指导。3年来,韩国路深入农村搜集农情苗情,掌握了大量的一手数据,近两年共统计上报稻麦苗情59期,完成三麦生产技术意见11期,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2套,在省级核心期刊上合著发表论文共9篇。他还积极参与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和江苏省科技厅、农业厅部门重大项目的实施,特别是2005年,由他分工负责的高邮市三垛镇春生村200亩常优1号水稻示范方,被公认为江苏省县(市)“第一方”。

淮安高校还号召大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国家的“西部计划”。近两三年来,淮安高校陆续有数十名学生自愿到西部去支边支教。淮阴师范学院2003届毕业生黄海波是一名孤儿,为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培育,他自愿申请到西藏服务8年。该校2004届毕业生於亮一毕业就到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小学支教,由于其表现突出,受到单位领导和当地群众的赞誉。除了支援西部的发展外,淮安的志愿者还给西部的百姓带去了爱与关心。淮阴工学院学生孙叶青,2005年到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交通局进行志愿服务,在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后,孙叶青于千里之外寄回“家书”向母校请求帮助,在该校全校师生的支持下,为陕西省麟游县募集了衣物鞋帽等2000余件、捐款1000余元、书籍上百册,共计68包、1600余件。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