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与水争锋

2007-04-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玉玲 通讯员李洋 我有话说

图为董春鹏指导科研人员进行仿真实验。刘?摄

苍茫大海,时而水平如镜,时而汹涌澎湃,深邃的水下世界更是瞬息万变、变幻莫测。在如此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水下武器装备要实现其快速性

、精确性达到设计的各项参数绝非易事,这意味着水下武器装备的研制和实验都要付出比陆上更多的努力,每一项技术进步都要付出比陆上更多的尝试和失败。

近年来,一项项水下武器装备的研制和批量生产,特别是国家某重点型号的研制成功,展示了我国自主创新打破西方高新技术封锁的能力。今年2月27日,在国家2006年科技进步奖励大会上,此重点项目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总设计师董春鹏也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面对记者和闪光灯的追踪,董春鹏这位多年鲜为人知的总设计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胜水:铸造水下利剑

为了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和权益,提高我国的海上防卫反击能力,需要有一种一旦受到侵犯就能迅速、准确地打击敌人的装备,也是我国海域防卫所必需的装备。但这种水下“利剑”不可能靠购买引进,因为世界上仅有五六个国家拥有它,而每个国家都对其技术讳莫如深、严密封锁,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研制。

项目开始之时,我国预研基础还非常薄弱,一些新技术也是瓶颈,大型实验设备和实验室十分缺乏。关键时刻,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某研究所的董春鹏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质疑临危受命。这位196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青年时代就立志投身国防事业的知识分子,带领着型号研制团队开始了一次破冰搏浪、与水争锋的征程。

董春鹏带领大家潜心钻研,挑战自我,没有假日,加班加点地学习、工作,项目所采用的新技术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创造了1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作为总设计师,董春鹏批阅了成百上千份图纸文件,熟悉了各系统的专业技术,思考和决策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总设计师对宏观和总体的把握,应该高屋建瓴,比一般人员站得更高、想得更多、看得更远,善于协调组织、善于综合分析。董春鹏正是如此。比如在产品试验中,一般人只注意到了产品各个局部性能,而董春鹏凭借丰富的科研经验,有着更全面更深刻的思考,还关注到产品的启动过程、可控过程、平台过程及其相互匹配等诸多方面,把总实验分解成五六个小实验,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了平台实验的一次通过。

十年磨一剑,此重点型号产品终于试验成功,随即被国家定型立项,当年便形成了批生产能力,批量装备了我国海军,其总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创造出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多个第一。

知水:不带着问题下水

水下是个怎样的世界?一只塑料瓶到了几百米的水下就被压成了一个圆球!在水下特殊环境中,进行水下武器装备试验,除了考虑阻力、压力等多种因素外,还要考虑海水的腐蚀性和水下密封等诸多问题。

水中和海上实验不可控的因素多,要充分利用陆上实验条件,以降低技术风险,降低成本、节省时间,保证型号研制不出反复,不“带病下水”,一次成功。董春鹏提出一套严格的实验程序,“能在湖上做的不到海上,能在实验室做的不到湖上,单系统未做的不能搞多系统的联合”。这些实验原则看似简单,却是董春鹏长期科研经验的积累,是众多成功与失败的结晶。

即使研制工作后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发生技术、进度和质量的冲突时,董春鹏仍坚持这些实验原则和科学程序,一丝不苟。由董春鹏培养起来的副总工程师李建辰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次产品到了定型期,受经费限制,样品较少,而董春鹏还要坚持再做一次科研性实验,是否必要有人不理解。按照董春鹏的严格要求,做了实验后,果然又发现了新问题。董春鹏说只有在大量的实验检证后,才会做到心中有数,万无一失,搞新型号,不能忽视小问题,否则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会酿成大错,我们研制出的产品要对战斗成败负责,对战士的生命负责。

一般水下武器新型号的生产分为原理样机、初样机、正样机和批生产几个阶段,由于考虑不周全,难免从一个阶段再退回到前一个阶段,不仅耗时而且费力。董春鹏在立项之初,就带领大家反复讨论总体方案,进行周密推算、民主探讨,找出六大风险点,对于担心的问题提出预案、有备无患。经过了上百次各种试验后,被列为风险点的几大问题都没有出现失误。虽然此型号的研制时间长、跨度大,也曾有困难和停滞之时,但让人欣慰的是没有出现大的反复和方案性的否定,既保证了进度,又节约了时间和财力,这其中作为总设计师的董春鹏功不可没。

试水:让成功浮出水面

产品研发中有几次大的海试。每次激动人心的海试,像一次大考,更像一场战役,空中有直升机,海上有大型舰船的立体配合。

海上试验的前夜,董春鹏主持的试验方案讨论会常会进行到深夜两点,回到房间,他毫无睡意,大海的瞬息万变和试验环境的复杂,使他不得不对方案进行反复推敲,海试的一幕幕场景如电影一样在眼前闪现,就这样他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海试中,不管试验条件多么艰苦,董春鹏总是亲自上船指挥协调,虽然一上船他就呕吐不止,晕得不能动弹只能躺下,但开始试验发射时,精神的高度紧张竟使他忘了晕船的感觉,从容镇定地指挥试验,试验完后他又立即晕船躺下了。试验返航后,董春鹏来不及休息,还要连夜加班,组织力量分析产品,分析试验数据,处理发生的技术问题。

董春鹏说科学实验就是不断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且解决的问题越多就越接近成功,海军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就会越少,产品的性能也就越接近完美。因此,董春鹏要求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小题。年轻的女副总设计师张裕杰记得,一次湖上试验时,出现一个小问题,此问题时有时无,出现概率不多,又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此小问题可忽略不计或暂时放放,留待以后再解决,而董春鹏却坚持要在仿真环境中再做实验,还给有关人员加压力,不查出问题不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试验。后来经过大家连夜排查,终于查出是软件中一个语句出了一点问题。

大家印象中最多的一个问题竟然有279种错误的可能,有些错误一目了然可迅速排除,而有的错误却隐藏得很深,查到最后往往就是一个元件或者一个焊点虚焊的问题。要从庞大的系统中找出这些小差错,真如大海捞针。每到这时,经验丰富、善于思考的董春鹏总能在纷乱如麻的议论中,理出很好的思路和建议,找到问题的症结,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型号产品搞成功了,有两大成果,一是为海军提供了好用的、耐用的、可靠性高的产品,另一个成果是成长起一批科研顶梁柱”,董春鹏如是总结道。依靠此重点型号平台,董春鹏培养了主任设计师以上的青年骨干30余名,其中总师、副总师11名。最令人高兴的是科研创新后继有人,这些青年人才至少都还能为国家再工作20年,将为我国水下武器装备技术的新跨越作出更多的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