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发展观: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

2007-0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管向群 我有话说

发展本质的新升华

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兴国的神圣使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重大课题,从哲学层面升华了我们党的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既是唯物论又是

辩证法,既是历史观又是价值观,既是认识论又是实践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发展哲学。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实践与思考的总结和升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智慧和艰辛探索。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和与之相关的若干重要观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发展是硬道理”的至理名言,富有远见地道出了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要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地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仅指明了发展是兴国之道,而且昭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执政的庄严使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我们党指导发展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借鉴和吸取。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人们的发展观经历了三次大的嬗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发展转向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取得一时的发展转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这些思想理论成果,为我们党提出科学的发展理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参照。

科学发展观是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科学把握。在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开始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这既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要求我们党审时度势,作出新的理论回应,给予新的理论阐释,提供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回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一次重大飞跃。“又好又快”,要求当今中国的发展必须“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好”中求“快”、“快”中见“好”,既“好”又“快”、既“快”更“好”。“又好又快”,意味着当今中国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模式,更加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又好又快”,意味着当今中国的发展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的发展;必须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文化、政治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发展;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文明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相统一的发展。

唯物史观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乎人的科学。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唯物史观的要义所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高价值追求。发展观的本质和旨归在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成果归属、价值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了科学回答,从而在发展观上实现了历史性超越,为唯物史观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为了谁”。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指出: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既有别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相对于“君”的“民”,也迥异于西方人本主义中的抽象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观点,确立“发展为了人民”的基本理念,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尊重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体现了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统一,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

“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基本动力――“依靠谁”。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指出:发展必须“依靠人民”。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在逻辑上的必然结果。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确立“发展依靠人民”的基本理念,坚信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要求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的主体精神,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成果归属――“由谁共享”。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指出:发展成果必须“由人民共享”。这是发展“为了人民”和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基本观点,确立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理念,关注民生问题,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使人民群众得到应该得到和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人为本”明确了发展的价值尺度――“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鲜明地指出:发展的价值尺度是“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集》第23卷第649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的基本观点,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使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基础和条件,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与提高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有机统一,满足人的需求,维护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境界,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充分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的辩证法

从哲学上说,发展指的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在实践中,事物的发展往往或快或慢、或有序或无序、或全面或片面、或协调或冲突、或均衡或失衡、或持续或一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发展状态和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科学发展观依据“又好又快”的本质要求,以唯物辩证法为活的灵魂,紧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赋予发展以系统、精辟和富有创造性的时代意蕴,深刻昭示了21世纪初崛起中的中华民族科学发展的辩证法。

全面发展:“四位一体”的新布局。科学发展观在辩证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揭示了科学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全面发展,对发展的战略布局作出了全方位的科学概括。全面发展,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了,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才能得到加强,人的全面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之上。全面发展,必须整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公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五个统筹”的新思路。科学发展观坚持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思想,把经济社会视为一个大的系统,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强调要因时、因地制宜,对各种重大关系及时进行适度调整,以实现经济社会动态协调、快速健康发展。针对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以及资源分布和历史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均衡的客观实际,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提出了“五个统筹”的要求,涵盖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在统筹协调中求发展、促发展,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达到更好的统筹协调,实现经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各构成要素的良性互动,从而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统筹兼顾”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两大规律”的新统一。科学发展观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以及要“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和较远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84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的论述,借鉴当代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成果,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有益成分,坚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这“两大规律”的辩证统一,强调发展应该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协调以及能够保持内在持续发展能力的发展,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考虑当前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既遵循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既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讲究生态环境效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证一代接一代的永续发展,从而实现了发展观上的新的飞跃。(作者单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