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耳顺”的境界

2007-04-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杨家德 我有话说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其党性修养、政治品质、道德情操的具体表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靠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同时又要靠每一个领导干部自身的努力,即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不断地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到了六十才“耳顺”,足见其

难得和珍贵。这是因为喜欢听顺耳的话,而不愿意听逆耳的话,是人性共同的弱点,没有人生来就喜欢听批评意见。别人提出的不同意见,可以使自己更全面地看问题;别人提出的批评,可以使自己有效地纠正缺点、改进工作。但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批评,听起来多少会有点刺耳,倒是虚假谄媚之言,往往更顺耳。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修养,才能克服自己人性中的弱点,达到“耳顺”的境界。

“耳顺”是一种较高的境界。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做到“耳顺”――能听进别人说的话并能分辨是非真假。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只有做到“耳顺”,才能戒除独断专行、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弘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从而既减少工作上的失误,又避免个人滑向腐败的深渊。

做到“耳顺”,首先要胸怀坦荡、心底无私。胸怀坦荡才能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和批评;心底无私才能把握好分辨是非真假的标准。相反,心胸狭窄的人容不得不同意见;自私自利者,必然害怕别人的批评。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共产党员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动机,有了一心为公的情怀,才能做到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心底无私;才会不计较个人的“面子”,为了工作、为了群众的利益而愿意听取不同的意见,虚心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则改。

做到“耳顺”,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评价别人的话分清真假相对说来比较容易,但对评价自己的话分清真假就很难,因为这需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一个人有了一定的成就,听到别人恭维的话多了,往往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一个领导的地位高了、权力大了,趋炎附势、讨好巴结的人也自然会多起来,自我意识也容易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做到“耳顺”就更不易,就更需要加强修养。一些领导干部本来很有成就,之所以后来屡屡犯错,甚至晚节不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盲目自大,越来越不“耳顺”:喜欢听顺耳的“谗言”,而听不进逆耳的“忠言”;真假不辨,是非不分;甚至搞“一言堂”。这样一来,自然会迷失方向。

做到“耳顺”确实不易,但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想真正改变作风,就必须努力达到这一境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