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平常心对待女博士

2007-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高靖生 我有话说

一段时间来,读报或上网,甚至在身边人的言谈话语里,对于博士群体的非议之声不绝于耳。更有甚者,有人呼吁应当在中国大陆取消博士培养制度,让大家去海外学习,借用人家的资源来培养高级学者,以实现中国的学术现代化。概诸多责难和辱骂,在博士群体里,女性博士所受的“不可承受之轻”最为沉重。

从人的

角度来分析,身为女性,既有家庭之累,所谓相夫教子,又有事业之求,不肯沉于下僚。本来是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积极向上、欣欣向荣之象的,与国家和时代的气象完全相合。但奇怪的是,正是女性这种力求上游的气势,却遭来了无数的非议。首先就出现了“女博士”这一称号的到来,把她们视为第三种人,亦即不男不女。随后,这一针对女性博士的运动被人为扩大化,出现了“知性美女”,把对于女性的敌视和对于知识的仇视这两股潮流结合起来了。后来,女性博士更被冠以“灭绝师太”的称呼。

其实,身为“槛内人”,看到的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读书的时候,整个院子里住的都是男女博士,谈天说地,吃饭喝酒,无过乎常人所处。天天可以听到人笑,亦时常听到人哭。但是,大家习惯于把世界分为“学校”和“社会上”,似乎到了外面就得收敛一些。知识与理性的光芒会伤着那些不喜欢它们的人。所以看来,对于女性博士们的丑化首称应当来自于我们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才对。

勿庸讳言,如果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还有价值中心的话,那就只有一个:利益。以利益为轴心的人心,不再有什么对于崇高和神秘的畏惧。而拥有知识的女性,在暴发户们的心中会造成一种极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他们捏着手里油腻的铜板,想要征服她们,可是在她们的面前又感到自己太过矮小,在内心里差得太远。而且,她们经过多年的读书思考,早已“腹有诗书气自华”,未必就会“对孔方兄竟折腰”,不折腰就不会假以辞色。这也许就是知识的好处吧,钱少点也可以自得其乐。可是,时代的新贵们既然以经济实力能称雄,面对自己的“不公”待遇,自然不会善罢干休,搞不定你就搞臭你。由于他们的影响力实在很大,而女博士又不站出来辩驳,于是浊浪四溢,臭气熏天。

正如黑格尔所言,矛盾总是来自内部。

在丑化女博士的人群当中,客观上出力最勤的还是男博士们。说句老实话,男性没有女子那么甘于淡泊和寂寞。跑来读博士的,多半是为生计而谋。虽然身处书斋,却时时心游八极之外,不是在想在宇宙外面寂寞生存的上帝,而是在期望那时刻等着掉入我们袋中的钞票。博士生活实在太过清苦了,说实在的,如果没有一颗忍受寂寞的心灵,读博的几年就是无尽的煎熬。曾经参加过一次与香港博士生举行的联谊活动。其中一个学社会学的女生问我的生活补贴是不是比她高一点,当听到我说“每天十一元”的时候,她大吃一惊,因为她领的是每月一万二千港币,足够养活一家人了。自然,我还不算最苦的,因为师兄弟中,拖儿带女的不在少数,在如此清苦的情况下还能完成博士学业,教书育人,还要承受来自社会的诸多攻击。我们的时代,对他们是否责之太过?

可是,在我们这个群体里,对于女性的态度与“槛外人”相差甚远,有语云“专科生:小龙女,本科生:黄蓉,硕士生:李莫愁,博士生:灭绝师太”。男博士们喜欢的当然是小龙女类型的了,娇蛮可爱,娴静可人。但女博士既有经年的思想学术训练,自然是有主见有追求的,不像小龙女那么好“忽悠”。要在某一件事上说服她们,那就得你真有说服她们的本事啊,有时候实在太难太难。怎么办,只有放弃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博士不娶博士,博士也不嫁博士。大家都觉得和对方相处太难了。既有此等趋势出现,言谈之间也就少了诸多顾忌。当别人说“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的时候,也就少了义正辞严的说法。而这种情况又使人们认识到“既然他们这些最了解女博士的人都不反对,我们说的自然是真的了”,恶性循环一经建立,便周转不休,以至有今天的状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