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又到“人才短缺”时

2007-0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叶炳昌 我有话说

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地的春季人才招聘会此起彼伏,煞是热闹。求职者趋之若鹜,纷纷改换门庭;企业和公司也开始了大“换血”。“换血”者,人才辞旧换新也!

当今中国的人才市场,实在一言难尽。一方面,各地各行业都在高喊“人才短缺”,斥重金开高薪到处“挖”人才,“抢”人才,但人才仍然短缺;另一方

面,许多有经验很能干但无文凭的真才,却被冷落,盖因他们没有入行进门的那块“敲门砖”。由于用人观念的不同,许多地方、行业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用人“死角”,用权威人士的话来表述,这叫人才选用的“身份歧视”,包括学历、户籍等,而其中尤为甚者又表现在学历和文凭上。比如几乎所有的招聘和任用,都在有意无意地误导社会:高价值的人才只能从高学历的人中产生,没有学历和文凭者不可能成为人才。于是乎,以造假文凭和学历以及各种证件为业务范围的“东南亚证件公司”应运而生,他们的业务格外红火,传单名片充斥城市乡镇的街头巷尾……

难道,能力和学历能成正比?有人如此诘问:山东电力建设集团二公司的“临时工”刘盘国成为全国职工技能大赛“新科技状元”、公司的技术骨干,是不是人才?荣获山东省农村妇女科技创新一等奖和全国“双学双比”先进能手荣誉称号的沂蒙老区汤河镇前踅庄村的农家女魏春霞,用稻草研制出“铁水孕育剂”,并申请了国家专利产品,是不是人才?当今许多大企业、民营企业家,其本身既无学历,也无文凭,可他们跨国经营,运筹帷幄,这一大批人是不是人才?

其实,世界许多著名企业,也不是仅仅看重文凭,而是注重“实用”:“壳牌”注重的是人际关系能力、分析能力和成就能力;“微软”最善寻找“聪明者”,青睐失意者;“曼秀雷敦”重中之重是诚信;“英特尔”认同企业文化,青睐“得3分的人”……这些企业用人的个性化标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重表象重内涵,实在发人深思,值得借鉴。

从一定意义上说,某人是否人才,与我们的用人观念密切关联。有一位企业家的用人标准是:“需要的就是最好的。”这位企业家不失聪明睿智,这种用人观,恰好是医治许多公司和企业用人误区和盲区的好药良方。遗憾的是,如今不少单位和领导却缺少这种聪明睿智,尚未确立这种人才观念和用才之道。

“需要的就是最好的”,当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它要建立在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基础之上。否则,家族式的管理会捆绑住你的手脚,另类的“身份歧视”将羁绊企业的发展壮大,“姑爷处,小姨科,外甥打水老舅喝”的中国机构改革之怪状,就会重新束缚人才的手脚,桎梏国人人才优势的发挥,最终导致人材匮乏,才能丧失,事业衰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