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超越激情的人生选择

2007-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胡其峰 通讯员 董文安 胡晓军 我有话说

编者按

目前,全社会都在呼唤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良好的医风。本报今天介绍的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恒亮,用他20多年对患者的真情,用他漫长行医生涯中的铁律,用他对工作和事业的痴迷,回应了社会的关注、时代的要求以及广大患者对生命的期待。刘恒亮用行动奏响了一名白医工作者的生命交响曲,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丽画卷添上了自己既朴素、又浓重的一笔。

他骨折了,打着石膏,却坐着轮椅走进手术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病人时,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位病人。

他心肠软,眼窝浅。他说,当我看到异常痛苦的病人,就忍不住落泪,感觉比自己痛苦还难受。

他走路习惯一路小跑。他说,走路快点,就能多争取一点抢救病人的时间,病人就多了一分生的希望。

“永远不吃病人一顿饭,不收一分钱的礼,不拿一个红包”。20多年如一日,成了他行医生涯中的铁律。

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风险巨大,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在省市级医院林立的郑州,却创出了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例数第一、成功率95%的奇迹。

…………

精心做医,执着做事,真诚做人。面对人生,面对生命,他作出了无数次选择,唯独没有想到自己。

他就是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今年48岁的刘恒亮。

坐着轮椅动手术――他选择了病人

2006年3月的一个星期五,风和日丽。

那天,像往常一样,刘恒亮从病房急匆匆赶回医生值班室。打开房门,一位高血压病人正歪坐在凳子上,手臂靠着桌子等着他诊断。考虑到这位病人的病情,刘恒亮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准备帮他扶一下凳子。

意外发生了:刘恒亮刚刚迈出去的右脚突然一崴,一下子栽倒在地。病人惊呆了,刚想上前搀扶,而刘恒亮却像没事儿一样站了起来,边拍打着裤脚,边说着“没事”,又开始给病人看病。

当天,刘恒亮虽然感觉到右足隐隐作疼,但以为可能是软组织损伤,过几天就没事了。就这样,到了周六,他仍像没事人一样来病房查房,为病人手术。直到周日,脚肿得发亮,连鞋都穿不上,他是还没有想到去拍个片看看,而是换了一双儿子的大号旅游鞋,又一瘸一拐地上班了。

后来实在疼得受不了,刘恒亮不得不坐在办公室休息。这时,有位朋友打电话过来说要见他,他告诉朋友,脚疼得厉害,走都走不动了。那位朋友一听,当时就急了,“亏你还是位医生呢,守着医院都不去看!”

终于,在大家的劝说下,刘恒亮去放射科拍了张片子,结果显示:骨折。骨科医生的建议是,必须打上石膏,2个月内静养休息。刘恒亮一听就急了,“那怎么行呢,不能活动,我可怎么给病人做手术啊!”

没听这位骨科医生讲完,刘恒亮就决定到郑州市骨科医院,找个专家想想办法。他给骨科医院的专家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保证我的腿部能活动,能继续为病人手术。那位专家说,行,我可以只在你的足部打石膏托,但这样治疗有风险,你必须和我们签个协议。

于是,刘恒亮医生就有了与另一位医生的治疗协议。在他的行医生涯里,他曾与无数个病人签订过治疗协议,而这一次的协议对象竟是他自己。

打石膏后的第四天,河南省军区干休四所的一位李姓患者打来电话,说是要找刘恒亮做手术。他最初也有点犹豫,想让其他医生替他,可转念一想,病人找他,是对他的信任,要是换了别的医生,病人可能会因此失望!

就这样,刘恒亮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手术。那次手术,他先用不受伤的左脚踮着,可时间一长,身体失去平衡,右脚就会不由自主地落地,立刻就引来钻心的疼痛。

手术一结束,衣服早就被冷汗浸透了的刘恒亮暗暗告诫自己,说什么也不能这样了,这可真是玩命啊!可病人一来,需要他上手术台,便什么都忘记了,他又义无反顾地坐上轮椅,“走进”了手术室。

刘恒亮说,他心肠软,眼窝浅。当看到异常痛苦中的病人时,就忍不住落泪,感觉比自己痛苦还难受。

就这样,那些日子,刘恒亮总是坐着轮椅去给患者看病,几乎天天都要上手术。为了工作方便,尽量少活动,他索性吃住在病区,尽管医院距家只有几百步远,2个月的时间,几乎没有回过家。

在十几年的行医生涯中,刘恒亮面对这样的选择又何止这一次?

时间回溯到2004年11月24日,为了抢救一个个生命悬于一线的患者,这一天,已经是刘恒亮第21天没有离开病房了。

这天的黎明似乎来得格外迟,为一个急诊病人做完手术,刘恒亮守候在病人床前,密切关注着病情的变化,时间已经悄无声息地过去了4个小时。这时,刘恒亮又接到急诊抢救电话,他一路小跑着赶往手术导管室,那是一个危重病人,检查、会诊、抢救,转眼就到了早上7点。

十几年来,刘恒亮的工作规律是,最迟早上7点开始查房、接诊病人,8点开始上手术台抢救病人。

而这一次,21天缺乏休息,劳累和疲惫早已在悄然之间侵袭着他的身体。可他仍然像往常那样匆忙,8点准时上了手术台。

又是三台介入手术,又是3小时40分钟心神的高度紧绷。

下了手术台的刘恒亮晕倒了!从手术室到值班室那短短的一段路,在此刻的刘恒亮看来是那么的漫长!

看着呕吐不止,又发着高烧的刘恒亮,同事们心疼了,把他扶到值班室,准备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可当刘恒亮迷迷糊糊中听到又有急诊手术时,一下子来了精神,他非要亲自上手术不可。

那一瞬间,手术室屏幕上闪烁的冠状动脉图像,似乎勾去了刘恒亮的魂魄。

…………这就是刘恒亮,一个把心完全交付给患者的好医生。

十几年如一日――他选择了坚守

找刘恒亮这个大忙人什么时间最合适?同事们和熟悉他的病人都知道,每天早上6点半以前在心内科医生办公室等他,一准逮个正着。要是过了这个时间,刘恒亮不是在门诊、在病房、在手术室,就是在外出会诊或进行学术交流。

4月3日,当记者9时许赶往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时,又扑了个空。在与护士长王贺闲聊时得知,刘恒亮早就上手术台了,他这一个上午要做3台手术。而对刘恒亮来说,这不过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同事们说,刘恒亮工作起来不要命,跟他合作既愉快又让人吃不消。他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总是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他人;但他做事又太认真,工作节奏快,走路一阵风,说话连珠炮,如果有谁在手术中慢了一拍,一准招来一顿批评。

以至于在心内科对刘恒亮的“走”有一个新的称谓,那就是“跑”。刘恒亮说,走路快点,就能多争取一点抢救病人的时间,病人就多了一分生的希望。

是啊,对于心肌梗死病人来说,每争得一分钟提前抢救的时间,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健康的希望。而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无疑最能体现这一特征,它要求在30-90分钟之内就要给患者做手术。

对于患者来说,这无疑是“救命手术”,但对于开展急诊心肌梗死的医院和医务人员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不但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为了获得最佳抢救效果,医护人员必须在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无条件地放下手中的任何事,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为了获得最佳的抢救效果,医护人员要敢于对瞬息万变的病情作出判断,敢于承担手术的风险。

“因此,他老是不失时机地提醒我们,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的职责就是与时间赛跑,让每个濒临死亡的患者尽量得到及时治疗,恢复健康。”王贺在重述刘恒亮的提醒时,显得是那么的庄重。

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刘恒亮都要从睡梦中惊醒,以至于他总结出了四个不敢:“不敢离开郑州,怕随时有患者来看病;不敢睡死觉,以保持随时有清醒的头脑;不敢喝酒,怕耽误工作;不敢开家门,怕有人来送礼。”

作为和刘恒亮搭配手术的技师,王义发既充满着成就感,又时时刻刻面临着内心的挣扎。

经常是凌晨,科室电话打来:“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速来!”每到这时候,刘恒亮和他的合作者们总是像风一样地赶往手术导管室,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抢救病人。

和刘恒亮在一块做手术多了,王义发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每天不到夜里12点以后他不敢睡觉,为的就是等刘恒亮的电话。王义发说,特别是冬天,当时家里没有暖气,又没装空调,害怕睡觉后接到电话,还要从热被窝中爬起来,容易患感冒,影响抢救病人,所以索性就晚睡了。

也正是有了这种勇于牺牲自我,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所做的急诊心肌梗死手术例数逐年攀升,2006年达到了256例,手术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一次,在全省医院管理年检查中,当检查人员要求心内科提供5份心肌梗死抢救死亡病例时,科里却拿不出来。原来,因为每一位病人来医院时,都在24小时内得到了及时抢救。如果在24小时外死亡的患者,按照规定,这样的病历不能称之为抢救死亡病例。

一台台手术成功了,一个个病人转危为安。有的患者家属出于感激,在手术结束或亲人康复后,想给刘恒亮送点礼品,塞个红包,以表谢意。这时候刘恒亮仍然选择了坚守。

一次,经过刘恒亮和同事们的精心治疗,一位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康复了。患者一对做生意的儿子非常感激,就想略表谢意。于是,他们送来了2000元红包,实在无法拒绝后,刘恒亮就托护士长把钱交到住院处,记到了病人的账上。

兄弟俩发现后,又换了一种方法,买了一件贵重的礼品,在刘恒亮中午下班后,他们悄悄跟在后面,瞅准了刘恒亮的家门。午饭后,兄弟俩掂着礼品,去敲刘恒亮的家门。从猫眼里,刘恒亮看到了兄弟俩手中的礼品,说什么都不开门。

没想到,兄弟俩一直在门外等候。时间一分一分过去了,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刘恒亮的儿子该上学了,但刘恒亮就是不让孩子开门。后来,兄弟俩可能觉得刘恒亮真是个“死心眼”,只好失望地离开了。

为这件事,上学从不迟到的儿子第一次迟到了。至今,说起这件事,孩子还在一个劲地埋怨刘恒亮。

“永远不吃病人一顿饭,不收一分钱的礼,不拿一个红包”,十几年如一日,刘恒亮一直坚守着这条铁律。

就在记者采访刘恒亮的前一天,一位患者经过刘恒亮手术治疗后,身体很快康复。为了表示感激,家属想请刘恒亮和他的同事们吃一顿便饭,又怕被拒绝,就委托一名熟人、医院的一名同事去请他。

“你能不能为我破这个例。”“不能!”

“那我能不能请科室的其他同志吃顿饭。”

“也不行!”

那位同事有点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地说:“刘主任,我真算服你了!”

面对工作的挑战――他选择了执著

4月3日,当记者见到刘恒亮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他红肿的眼睛。

原来,他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好休息过了,连续几十天马不停蹄的急诊手术,连续几十天分不清昼夜的劳累,他的眼睛再也熬不住了。

实在睁不开眼,眼睛红肿难受,刘恒亮便找到一位眼科专家看个究竟。专家的诊断是:慢性结膜炎。建议是,不要再频繁地用眼,避免过度劳累,只要能躺下好好休息,点点眼药水,很快就能缓解。

但这对刘恒亮来说,实在勉为其难。踏进医学门槛20多年了,他实在没有给自己找到一个好好放松的理由。王贺感慨地说:“刘主任对工作、对事业的那份执著,真的让人感动!”

郑州市文化路上的法国梧桐绿了又黄,沿街的店面换了一个又一个招牌,而始终不变的是一个瘦弱的身躯急匆匆低头散步的身影,人们似乎注意不到这个似乎每天有心事的人。

这便是刘恒亮几乎每天下午下班后要做的“功课”,从医院出发,沿着文化路或南阳路,一直走到新通桥或大石桥,甚至更远的地方。而这个同事们认为他唯一的爱好,也被他自己搞得不伦不类,散步不像散步,休息不像休息。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恒亮才有时间反思自己,沉淀思绪,回首自己几十年来的漫漫人生路。

1974年,年仅15岁的刘恒亮遭遇了他人生的重大打击。正当壮年的父亲突发脑血栓。由于贫穷,父亲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连续几次的脑血栓发作后,父亲痛苦、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当时的家庭条件好一点,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许父亲就不至于走得这么早。”刘恒亮低着的头又抬起来,眼眶湿润了。“从那时起,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当一名好医生,让父亲的悲剧不再重演!”

1989年刘恒亮从周口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沈丘县公疗医院,当了一名普通的医生。“尽管我十分努力,但仍感力不从心。”刘恒亮说,“工作7年后,我又考取了河南职工医学院大专班。之后,又顺利考取了原河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后成为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引进的第一个研究生。”

然而,刘恒亮心中还有更大的梦想。他说,作为一名医生,在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前提下,就要考虑向更高的境界迈进。

每年的黄金周,是人们或结伴、或独行出游的好日子,但刘恒亮从来没有给自己放过一次假。

刘恒亮说,在开展急诊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之前,每一个黄金周都是他伏案疾书、撰写论文的好日子;而在开展急诊介入手术之后,每一个黄金周都是他挑战自我、没日没夜地为患者手术的黄金时刻。就在今年春节,7天的长假,在开展了6例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之余,他坐在办公室,在电脑前完成了郑州市重点临床专科的申请报告。

2005年的4月,是刘恒亮人生历程的又一个考验。那个月,刘恒亮似乎与这个世界隔绝,他一个人呆在医院专门为他安排的实验室里,一呆就是20多天。

刘恒亮要做的是动物实验,实验的对象是兔子,试验的课题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阻断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内皮功能的影响”。

实验的兔子需要喂养,实验的过程需要仔细观察,实验的数据需要科学疏理,而刘恒亮自己需要休息,需要补充体力……就这样,他选择了吃住在实验室,每天由爱人送来饭菜,病倒了输完液继续干。终于,他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硕果,他所主持的该项课题荣获当年的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对于一家市级医院的医学专家来说,是极大的荣誉。

也正是有了这种敢于挑战自我,攻克难关的精神,在刘恒亮的从医经历中,创下了为心脏停跳17次的高龄老人施行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成功的奇迹;每年科室接诊的200余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达到了95%,介入支架植入成功率100%;先后完成了8项课题的研究,获得了8项成果13项奖励。

无数次正确选择――他唯独没有选择自己

2004年的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电话铃声传来,已进入梦乡的刘恒亮一个激灵,伸手抓起了电话。这些年,他已经习惯了,每当夜深人静有电话打进来,十有八九是叫他去抢救病人。

刘恒亮的判断没有错,但这次不是医院的电话,而是省会某医院一位专家打进来的,称正阳县人民医院有一位心肌梗死患者,生命垂危,由于这位专家抽不开身,希望刘恒亮前去支援。

二话不说,刘恒亮披衣起床,一边电话通知科室相关人员,一边往医院跑。一到医院,他和几名同事登上救护车,风驰电掣般连夜赶往正阳。

到了正阳县人民医院,刘恒亮他们直奔抢救室。经过会诊,刘恒亮立即作出了准确判断,这位心脏病人出现严重的传导阻滞,心率仅有30次/分左右,并频繁出现长达数秒的停搏,如果不马上安装心脏起搏器,病人随时都会出现意外。

立即手术?但问题是那家医院当时的手术室特别简陋,甚至连X线防护衣都没有。个人防护姑且不说,如果是因为设施差出现手术意外,不只是自己声誉受损,更严重的是可能出现医患纠纷。

怎么办?不装临时起搏器吧,刘恒亮有充足的理由,但如果这样,病人可能永远丧失抢救机会!刘恒亮几乎没有犹豫,当场作出了选择――立即手术!

在X线的直接照射下,刘恒亮小心翼翼地做起了手术,直到临时起搏器安全植入患者体内。手术成功了,患者恢复了正常心跳。当刘恒亮走出手术室时,那家医院的职工正陆陆续续开始上班了,新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就在那天的傍晚,刘恒亮在例行“散步”时,心中有了很大的触动。恰巧沿街小摊上的一幅字画引起了他的注意,大致的意思是说人生中总会有一些缺憾。

刘恒亮告诉记者,他人生中最大的缺憾就是人情,他人生中最大的债就是人情债。就是这些还不完的人情债,时常让他深感愧疚。这个歉疚不是对病人,而是对同事、朋友,更多是对自己的亲人。

伯父、伯母去世,刘恒亮没有回去看最后一眼;外甥女结婚,没有到场庆贺;朋友请客吃饭,因为时间问题,他几乎从不到场。如果罕见地到场,他几乎不沾一滴酒。他说,他能不能喝酒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但如果沾酒了,一旦遇到抢救病人,可能就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刘恒亮姊妹3人,他是家里的独子,但老母亲至今住在老家,75岁的老人仍然是自己照顾自己。这些年,他没有一次是专程去看望的。有限的几次,都是因为回老家会诊病人,顺便看望一下老人。他说,他实在抽不出单独的时间啊!

不是刘恒亮不讲孝道,而是确实有许许多多的理由。他至今住着仅80平方米的房子,一家三口刚好够住。老人不愿意来郑州,一是房子在6楼,上上下下很不方便;二是老人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感到很不习惯。而最为关键的是,刘恒亮实在太忙,老人不想因此分散儿子的精力。

那一年,老家有亲戚来看病,给刘恒亮送来了自家蒸的馒头,被他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这个亲戚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而当母亲数落他不近人情时,刘恒亮急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从事的职业,只要在这个治病救人的岗位上,就不能开这个先例。否则,现在有馒头,明天就会有红包。而这又是对患者们多大的伤害啊!”

又有一次,刘恒亮的母亲患白内障,手术结束后在家休息。同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便共同商量,要给老伯母送点补养品。可谁知当他们拿着牛奶赶往家看望时,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刘恒亮当场把同事们送的东西扔到了门外……

大家算是领教了刘恒亮的规矩。如今,刘恒亮老家的人来找他看病,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再也不捎什么东西了,哪怕是一点土特产。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从几百里地带过来,还要原封不动地带回去。

“不该我的我一分也不能要,该我的我一定要珍惜。”刘恒亮说。

不少人觉得刘恒亮实在太“迂”,“迂”得不可理解。在采访中,刘恒亮甚至直问记者:有时候是不是我做的有点过了,有点太不近人情了。但他又说,这就是他,不想因此改变自己,也不可能因此改变自己。

可同事们并不这样想,他们清楚地记得,护士长王贺生孩子,乃至一个临时护士生孩子,刘恒亮都是带着自己的夫人前去看望,嘘寒问暖,嘱咐产妇好好静养。

已连续3年,刘恒亮把医院奖励给他个人的奖金拿出来,一部分捐献给了“希望工程”,一部分给科室每个职工发“红包”。当同事们不愿意收时,他却说:“这是大家一起干出来的,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这就是刘恒亮,漫漫人生中遇到了诸多不同的选择,但每次选择,他都是选择了他人,唯独没有选择自己。(图片摄影杨粤

 

图为刘恒亮大夫

 

图为刘恒亮和同事们正在查房 

图为刘恒亮正在重症监护室观察病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