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充分认识和谐的本质

2007-05-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杜弋鹏 我有话说

“看了这部片子,才知道自己生活的城市为什么能长治久安。”这是观众对8集电视系列片《为了首都的和谐》的评论。听起来平常得不像评论,但细究,应该是很深刻的评论。因为,片子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首都的长治久安是怎么得到的。”

回答如此重大的一个问题,而且是用电视的形式回答,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然而,《为了首都的和谐》准确无误地回答了。可见《为了首都的和谐》的策划者、指挥者、编导者们深厚的思想和艺术功力。

这是一部纪实加政论电视片,在艺术家们看来,属于“干涩难缠”之类素材,往往费力不叫好。观众只要能看一两眼或十来二十分钟,就算非常不错了。我身边的数位朋友、同事们却都看了不止一集,有几位8集无一遗漏全看了,而且说:“有意思,有看头,有琢磨头。”一句话,“好看。”

总编导李安东说:“纪录的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一切都是进行时。所说的不是预言,也不是结论,是正在探索的思考。”片子始终在这么纪录,在这么说话,在这么思考。纪录得祥和朴直,话说得入情入理,理讲得实实在在,每个画面每条道理都能深入人心。“有意思,有看头,有琢磨头”,“好看”,就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

整部片子没有僵硬的说教,没有“要怎么样”,“必须怎么样”,观众看着顺眼,听着顺耳,当然就有吸引力。

160分钟的《为了首都的和谐》带给人许多感动,但最重要的是给观众了一个冷静看待所处现实的角度,应该说,是最佳角度:在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同时,帮助人们认识国际化大都市和谐的真谛和本质。

不同于《话说长江》,长江的文明史有几千年,长江的自然景观无奇不有。不同于《故宫》,故宫的收藏、传奇数不胜数,从某种角度看,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此二者,容易引人注目。《为了首都的和谐》尽是些个凡人小事,警察、法官、检察官、公务员们,还有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大哥大嫂们,还有哥哥姐姐小弟弟小妹妹们……没有一件事可以惊天动地,却吸引人往下看。靠的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维护真情的过程,靠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美的故事。编导们明白,只有美的东西才能吸引人,进而润物细无声地感染人、教育人。

《为了首都的和谐》处处沉浸在艺术的气息中。艺术应该具有审美、净化、宣泄、认识、教育、交流和陶冶性情、政治宣传、感官娱乐等功能。这一切,《为了首都的和谐》是在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语言、美的节奏中实现的。人们在《为了首都的和谐》中看到的是“红袖章”的美,家文化的美,“社区矫正”的美,戒规与柔情的美……

美培育出来的必然是美。培育一种社会审美心理,能够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为了首都的和谐》塑造了首都政法战线一大批完美的个体心灵。比如尚秀云,20多年来教育、感化、挽救了大量失足少年,使他们重新走上人生正路,许多孩子后来考上大学,有的还出国留学,他们对尚妈妈充满了感激之情,尚秀云成了全国模范法官。比如宋鱼水,十多年来,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其中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300余件,她所追求的胜败皆服,成为法官们的一个价值取向,成为一种境界。比如方工,被誉为常青树的先进典型,26年来,从一个普通的检察官成长为市检察院的副检察长,职位多次变化,但他为人处事的准则始终没有变……观众看到的是,众多政法战线的人物在不断提高着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人才保证。

党的十六大以来,北京市政法委开始运筹全面反映“十五”时期首都政法工作经验与做法的系列电视片《为了首都的和谐》,2006年,与有关影视制作单位紧锣密鼓地撰写成了脚本。从前期的采访拍摄,到后来的剪辑制作,摄制组几乎走遍了北京的各区县,从社区街道到远郊乡镇,甚至赴河北农村跟踪拍摄,访谈专家学者、政法领导,普通群众上百人,拍摄素材7200多分钟,从上百个故事中筛选出典型事例,最后总长度只有160分钟。

虽然是带警字的片子,却没有猎奇,不设悬念,不是以案说法,也不是警情分析……但却能够直面社会尖锐的矛盾和突出的问题。比如,如何防止刑满释放犯重新犯罪,社区矫正的犯人怎样在社区服刑,怎样依法调解促进和谐化解矛盾,如何对弱势群体进行法律援助,执法的过程怎样更人性化,等等,片子一一道来,多而不乱,零而不杂,细而不碎,在看似平淡的叙述里,甚至是相反意见的碰撞下,完成了对主题的刻画,完成了从社会学角度和文化意义上的理性分析。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