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村医生“大武”的快乐生活

2007-05-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朱润胜 我有话说

今年31岁的吕维武,1996年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开始面向市场自主择业,他首先应聘到了邯郸一家医院工作。上班的赋闲,待遇的偏低,再加上家境贫寒和作为儿子的责任感,促使他决定回家发展。1998年10月,他辞掉了工作,回到家乡秦皇岛市海港区海港镇石山村。当年底,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邻村韩庄村开办起了自己的诊所。

“当时家里很穷,连2000多元的房租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父母身体又不好,只能靠我一个人忙里忙外。”对最初创业的艰辛,吕维武至今仍记忆犹新。凭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人品,诚信的经营之道,诊所逐渐走出了困境。

病人正在痛苦中等,我哪能不去

吕维武有一个习惯,晚上手机从来不关机,还有诊所的电话,全部都是24小时接听,为的是让乡亲们能及时找到他。农村行医的最大特点就是“跑诊”,到农民家中看病。为此吕维武买了一辆摩托车,并养成了早出晚归的习惯,每天早晨六点吃完饭出发,中午再跑一次,晚上通常要跑到十一点钟左右。“有时感觉真是累啊,但我心甘情愿,病人正在痛苦中等,我哪能不去!”

今年正月十五,一场30年不遇的暴风雪袭击了秦皇岛,雪大风急,摩托车骑不了,吕维武就“打的”跑诊,最后由于积雪太厚汽车也开不动了,他干脆靠步行走完了剩下的3户病人家。9年来,不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不论是风雨,还是冰雪,他从来没有因天气原因耽误过出诊。

吕维武也从来不因个人原因耽误看病,当出诊与私事冲突时,他总是选择前者。一次,他患上了急性胃肠炎但仍坚持出诊,肚子痛得厉害时就蹲着给病人扎针。晚上回来后,他给自己输上了液,第二天又照常起早跑诊。

农民不容易,我得让利

吕维武跑诊看病从来不收出诊费,有人给他粗略算过一笔账,9年下来仅此一项就少收入了20多万元。而且在他的诊所,药价比其他药店都低。对此,吕维武有自己的想法:“我是穷人家的孩子,我深知农民的艰辛和不容易,所以我得向他们让利。”

不仅如此,给农村特困户看病时,吕维武还经常减收或者免收医药费。同时,对于出现暂时困难的病人,他也会伸出热情之手。

    2000年,韩庄村的一位村民煤气中毒,急需送大医院抢救,但当时家里没有现钱,吕维武主动从自家拿来2000元,把患者及时送到了医院。从此以后,为需要送医院治疗的病人垫钱,成了吕维武的常事。

为乡亲们治病,更要教他们防病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诊治水平,吕维武每天都要看一两个小时的医学书,并且在诊所安装了宽带,及时从网上学习新知识,了解新药品新技术。但多年的农村行医实践,也让他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与治病相比,消除认识误区、普及常识同样重要。

对此,吕维武颇有紧迫感,每次出诊在诊病的同时,都要不厌其烦地向农民宣讲病理常识、用药规则和预防知识。诊所卖药时也从不推销高价药,而是以适用为原则。同时,他还把自己的手机和电话对外公布为“咨询热线”,免费解答群众的相关问题,电话每天最多时达100多个。

如今,吕维武的诊所成了周边七、八个村近万农民心目中的“金字招牌”,每年的出诊量都在1万人次左右。在服务乡亲们的同时,他的经济状况也逐渐改善,年收入达四、五万元,家里的二层小康楼也已破土动工。回首9年来的创业经历,吕维武感慨颇多:“可以说,我刚开办诊所时确实有些自卑,堂堂的大学生落在了村里,书不是白念了吗?但现在我感到的是自豪,这种自豪源于我的成就,源于乡亲们对我的信任。”“现在,不仅是乡亲们离不开我了,而且我更离不开他们了,因为我从他们那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