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老百姓心中的“神明”

2007-05-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谷文昌,原名谷成栓,1915年生于河南省林县南湾村。1943年8月参加村农民抗日救国会,194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3月担任抗日民主政府林北县第七区区长,1948年任区委书记。1949年1月编入南下干部长江支队,1950年5月随军解放福建省东山县,1955年任东山县县委书记。1

964年后任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福建龙溪地区副专员等职。1981年病逝于福建漳州。

作家孙永明的长篇报告文学《县委书记谷文昌》,以朴实的笔法讲述了一个老共产党人的故事,热情讴歌了“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精神,展现了一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突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主题。这是一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报告文学作品。

谷文昌的故事,在福建沿海一代人民当中,已经流传多年了。到了二十一世纪,谷文昌已经成了当地人民心中的“神明”。他当县委书记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其实,当地的干部群众更习惯叫他“谷县长”,就是当了县委书记也叫他县长。因为在当地老百姓口语中,叫县长很顺口,很亲切。新中国刚成立时期,当地老百姓还认为“县长”才是自己的父母官。从这种称谓中,我们可以看出谷文昌与当地人民那种良好的关系,在干部群众心中的地位。

该书主要篇幅都用来描写他怎样为老百姓做事,生动地展现了他如何成为老百姓所拥戴的干部的过程。新中国刚成立时,一个南下干部在当地人民心中有了这样高的地位,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谷文昌给当地人民办的最大的实事,就是带领群众绿化了东山岛,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永久享受的幸福。当年这个海岛几乎没有树,也长不成树。老百姓深受常年风沙之苦。谷文昌知道,要解决老百姓根本之苦,发展经济,首要的是治理风沙。这在当时是非常艰苦的事。谷文昌带着当地人民,一次一次种树,一次一次失败。在失败中积累经验,终于找到了一种能抗风沙适应性强的树种,硬是把一座风沙岛变成了绿洲。谷文昌办的这件实事,功德无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践行了科学发展观。现在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得那么好,人民安居乐业,就是因为谷文昌当年办了这件实事。这样的“谷县长”,人民能不当成“神明”吗?

“谷文昌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实践中形成的。这种精神的实质和意义,是在我们党执政的历史进程中得到检验并被我们不断深刻认识的。谷文昌同志逝世二十多年后,他的事迹才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中大力宣传。虽然来得有些晚,但也赶上一个好时机。在我们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今天,我们才更深刻认识到“谷文昌精神”的深远意义,才更深刻地认识到这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给后来的执政者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谷文昌精神”首先是每一个执政者特别是基层执政者要认真学习的精神。

“谷文昌精神”虽然产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却在新世纪得到弘扬,充分表明这种思想精神的先进性。可以说,它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亮点,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先进文化,不光是精英文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民的文化,是人民开创自己美好新生活,开创自己伟大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必须要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人民的精神就是这种具有引领意义的先进文化。“谷文昌精神”来自人民的精神,和人民的精神一脉相承,与人民的精神血脉相连,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一种人民的精神,因此,这种精神内涵中文化的先进性,也必将注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之中。

《县委书记谷文昌》抓住了这个时代之魂,揭示了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本质规律,成功地塑造了谷文昌的感人形象。当代文学需要更多这样的思想,需要这样的人物形象。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