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简析《南京教育史》

2007-05-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新国 我有话说

南京是一座古老而文明的城市,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美誉。历经2500年的沧桑,南京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创造了教育的恢弘气象。当我读到商务印书馆最近出版的《南京教育史》时,不由地再次感叹南京历史文化的厚重,惊叹南京教育的源远流长和文教资源的昌明丰赡。

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的南京

已有了学校教育;三国时期的南京已经成为江南教育中心、官学重地;宋元以来夫子庙、江南贡院等教育场所闻名全国,至今仍有遗存;明清两朝,南京的江南贡院成为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吴承恩、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翁同?、张謇等都在这里考取功名而后独步天下;20世纪初,南京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经过民国时期的进一步发展,逐步成为堪与北京比肩的教育中心;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教育在曲折中前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盛世修史,让历史昭示未来。这是编写《南京教育史》的初衷。《南京教育史》作为第一部研究南京教育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其创新的特色十分明显:

其一、资料新而全。作为地方教育史,资料缺乏是非常明显的,该书编者努力爬梳史料,从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史料中进行整理,参阅了诸如《易经》、《诗经》、《韩非子》、《吕氏春秋》、《白虎通》、《吴越春秋》以及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中的大部分典册和历朝令典实录,参阅了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全目、中国近现代各种报刊、杂志以及相关的档案笔记,在近现代部分和当代部分还注意运用了不少田野调查资料和口述史资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大量运用随书的配图以及插图、图表等,既增加了可读性,同时也增加了科学性和学术性。

其二、体例完整,结构新颖。该书共16章,其中1-6章是南京古代教育;7-10章是南京近代教育;11-16章是当代南京教育,并附录了南京教育大事年表、民国以来至2005年南京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事业统计、1927-2005年南京市主要教育行政负责人名录、当代南京教育人物名录。收集之全是过去很多书没有的。该书还打破了一般修史的禁忌,将截止年份一直延续到成书前的2005年,并打破了传统的“生不立传”的说法,收入了16位还健在甚至在职的南京教育界的名人。

其三,评价公允,视角新颖。评价公允,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美德,也是今天在史书撰写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本书在近现代教育史的编写中,不仅对太平天国时期,而且对洋务运动和民国时期的南京教育都做了客观的评价和实事求是的论述。对于新中国的教育,从整个学习苏联的经验,高校的院系调整,以及反右派斗争、教育的大跃进等,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也不回避落后的地方;对“文革”时期的教育,也根据史料作了客观评价;而对于粉碎“四人帮”以后到今天的教育则分为两块,一块是拨乱反正时期的教育(1977-1978),一块是改革开放至今的南京教育。这样就把从粉碎“四人帮”以后到今天的教育,做了很明确的划分。全面展现了改革全面推进,各类教育齐发展的辉煌局面。

《南京教育史》作为第一部全面、系统、完整地剖析南京教育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虽然是一部地方教育史,但也是中国教育历史的一个缩影。

(作者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扬州大学副校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