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义务教育难题是如何破解的

2007-05-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曾宪刚 张新 我有话说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辽宁省人大常委会4月初对本省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沈阳市政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有效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重点和难点问题的经验给执法检查组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切实有效地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直是沈阳市人大代表十分关注的重点和

难点问题。代表们为此先后提出了106条改进工作的建议。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办理代表建议,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继出台了教师“大交流”、教学“大学区”、城乡“手拉手”等一系列新举措,有效地解决了沈阳市城区薄弱学校改造、教师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协调发展“三大”难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106所城区中小学综合改造使“薄弱校”不再薄弱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学校的不均衡发展;公办学校择校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建议政府和有关部门正视这些问题,加大对城区薄弱学校的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这是辽宁省沈阳市两级大代表冯有为提出的《深化改革,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建议中强调的。

2003年3月,沈阳市政府将冯有为代表提出的建议转交市教育局办理。市教育局随即召开会议,分析全市教育形势,明确提出要以落实代表建议为契机,努力提高全市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他们从薄弱学校这一环节抓起,拉开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序幕。首先从沈阳市城区最为薄弱的初中入手,选择22所学校实施为期三年的综合改革,调整学校领导班子,采取竞聘方式配备校长;配备骨干教师,将城区学校100名骨干教师分派到22所学校;实施教育援助,使每所学校都能常年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专人指导、高校的教育援助和优质学校的教学帮扶;给予经费倾斜,市本级财政资助每所学校20万元,区配套资助每所学校20万元,用于教育改革。改革开始的2003年,22所学校升入市内三所著名重点高中的学生只有14人,平均一所学校还不到1人,到2006年达到了115人,三年翻了三番。

22所薄弱学校的改造,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学生受益、家长认可、社会赞誉的一项教育“民心工程”。2005年沈阳市又启动了第二批24所初中和60所小学综合改造工作,目前,城区46所薄弱初中和60所薄弱小学全部进行了综合改革,覆盖城区所有薄弱学校,使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实现了薄弱学校的跨跃式发展,受到人大代表的广泛赞誉。

2055名教师“大交流”有效遏制了“择校热”

2005年3月,张曼秋等13位市人大代表在沈阳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建议,沈阳要合理调整师资配置,让“择校热”降温;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校际合作进行优势互补,使城区所有学校共同发展,真正实现沈阳市“教育兴市”的战略。

张曼秋代表说,校际间的师资配置的差异是导致“择校热”的重要原因,其实,“择校热”某种程度是择师热。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让教师流动起来。同时,实行‘大学区’管理,让所有学校实现共同发展。沈阳市政府积极采纳代表们提出的建议,于2006年6月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把五个城区确定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综合实验区,实行“大学区”管理。“大学区”内以优质学校为“龙头”,共同组成教育联合体,实行“五统一”,即统一安排教师、统一组织备课、统一开展教学、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教师培训,学区内的学生共享教育资源,提升了城区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将35所民办公助学校全部恢复公办性质,实行“按学区招生、就近入学”的招生办法,针对政策调整带来的学校收入减少的问题,各级财政投入1.47亿元进行补充。实行教师“大交流”,规定凡是在一所学校任职或任教6年的校长、教师都要在“大学区”内进行异校交流。2006年,全市共交流中小学教师、校长2055名,其中95%以上是“人走关系动”的实质性交流,交流人数达到专任教师编制数的15%。

据沈阳市96中学校长张志红介绍,他们学校从教师“大交流”中,受益匪浅,去年一下来了13位名校教师,按规定,这些教师要至少在学校教够6年,才可以参加下一轮交流。好多原来出去择校的孩子又回来了,2006年,片区内的学生入学率达80%-90%,比过去翻了一番。更可喜的是,这些教师还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沈阳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虹烈评价说,教师“大交流”有效地遏制了“择校热”,教学“大学区”大大提高了“升学率”,提高了沈阳市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由此带来的“鲶鱼效应”,推动了教育人事改革,对沈阳市实施的“教育兴市”战略将起到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

115所“城乡学校‘手拉手’”带动“农村学校‘跑步走’”

4月3日,执法检查组来到沈阳市辽中县大黑和满都户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面对着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配套一新的宿舍楼和整洁卫生的师生食堂,耳边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代表们感慨万千,今昔农村学校变化已是“天壤之别”。

几年来,何如、宋宝全、刘文钦等30多名市人大代表提出“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等建议60多条。

“人大代表的建议,反映的是人民的呼声,让农村孩子上学,我们责无旁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市教育局不能只做城市的教育局,必须在追求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形势下,根治农村教育‘散、小、弱’的顽疾,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沈阳市教育局李梦玲局长的承诺掷地有声。

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集聚有限的资源,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可是建成一所有规模可使用的学校,需要上千万元资金,钱从哪来?中小学生同校,学校怎么管理?村屯距离学校较远,学生上下学不方便,谁来解决?

沈阳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从城市教育附加中列出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从2004年,沈阳市开始成规模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学校,当年就开工建设14所,2005-2006年,市委、市政府又将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之一,又建设了45所,可以容纳近四成的农村学生就学,同时还明确提出,到2008年全市农村要建成100所,基本上实现“一乡一校”的目标。同时,建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878所农村学校可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100%。

农村新的学校建成了,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又摆在面前。为此,从2005年开始,沈阳市开展了学校“手拉手”活动,组织城区优秀中小学校对口支援已经建成的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在已经有115所城区学校与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结成帮扶合作体,177名校长和优秀教师在农村支教。谈起“手拉手”活动,满都户学校的校长张克勤深有感触地说:“城乡学校‘手拉手’,带动了农村学校‘跑步走’,这项活动不仅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新信息、新经验、新观念,还带来了学校发展的新希望”。

在执法检查中,为避免教育均衡发展中的“绝对的搞平均”而导致“一杯好茶,成为两杯白开水”的现象发生,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议,教育均衡发展是高位的均衡,而不是低位的平均,要在发展中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图为市人大代表在沈阳市铁西区启工第二小学进行义务教育法执法检查。张新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