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汉语国际推广工作

2007-05-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 我有话说

一年多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支持力度。北京语言大学作为一所以教授外国留学生汉语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更加坚定了紧紧围绕向全世界推广汉语、弘扬中华文化这个办学宗旨,学校将集合优势教育资源,在教学模式、教材建设、师资培训、孔子学院建设等方面开拓创新,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做出应有的贡

献。

不断加强对外汉语学科的研究

学校建设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设立的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这是一个面向全国、服务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学科的科研中心,目前已取得多项重大科研成就。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理论有待进一步完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尤其是在非母语环境下的汉语教学规律的研究,至今仍然属于具有前瞻性的课题,它旨在为全球范围内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学习和测试提供一个科学的能力标准参照体系,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规范发展,拓展汉语学习和汉语推广的市场。

汉语短期强化速成教学模式研究也是对外汉语学科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教学实验和理论总结,使汉语短期强化速成教学模式更加完善科学,从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不仅能对国内汉语速成教学起到规范指导作用,也能为海外孔子学院、各国大中小学汉语教学和各类汉语学习班提供可供参鉴的教学范式。北京语言大学几十年来在汉语短期强化速成教学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理论结晶“对外汉语短期速成强化教学体系建设”曾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这是迄今对外汉语教学学科领域唯一获得国家级教学奖的研究成果。建设优质的孔子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目前已经在日本、巴基斯坦、白俄罗斯等国承建了六所孔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承担海外孔子学院的目标是“开办一所,就确保办好一所”。在布局和规划中,坚持海外孔子学院与学校本部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北语的研发保障作用,重点建设示范性孔子学院,形成基地示范、逐层推广的格局。

学校设立专门负责孔子学院建设的部门,充分整合学校的现有资源,重点选拔一批汉语教学能力和外语能力兼备的教师,作为孔子学院后备教师进行储备和培养。

建设教材研发推广的基地

教材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要更新教材研发思路,集成全校资源,发挥海外教师的作用,采取现代化手段,尽快推出适应海外学习者需求的新一代普及性教材。北京语言大学编写了大量精品教材,许多教材被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广泛使用,如《汉语口语速成》和《汉语会话301句》,仅在韩国现已分别重印74次和64次,并被韩国大学采用为汉语专业教材。北语出版社是中国唯一的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专业出版社,现已出版对外汉语教材1600余种,总计发行1200多万册。

不断建设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发基地

学校研发的汉语水平考试(HSK),1992年国家教委确定其为国家级考试,截至到2007年3月,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30多万人次考生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已经成为外国留学生检测汉语水平最权威的衡量标准。为了更好地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服务,现行HSK系列考试还要重点解决等级划分和分数体系等问题,并在题型、成绩报告方式等方面作较大调整,以提高科学性,更加符合考生和社会的要求。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汉语考试产品。有计划地研发针对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以听说为主的考试产品;研发基于电话或网络的汉语口语考试产品;利用已有的资源,通过和国外有关机构的合作,尽早推出网上写作测试系统。

汉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打造“种子师资队伍”

随着“汉语热”在国外持续升温,国外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候,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对外汉语教师荒”。北京语言大学积极研发面向对象国的汉语教师培训模式,打造“种子师资队伍”,成为缓解汉语师资匮乏并将师资培训本地化的有效解决方案。

所谓“种子教师”是指从事对外汉语培训、集教学、管理、推广于一身的专门人员。“种子教师”培养计划,体现了对外教师培训分层次的理念。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院将在国内选拔汉语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研究水平过硬的优秀教师作为“种子培训班”的学员。在提高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同时,着重提升其师资培训的能力。这些“种子教师”出国或回国以后可以根据当地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汉语师资培训工作,为当地的汉语教学提供优秀的汉语教师。这样既可以提高“种子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又可以有效缓解全球汉语师资紧缺所带来的压力。北京语言大学有我国第一个专门对国内外汉语教师开展培训的教学机构,截至2006年底,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中外师生参加了培训和进修。北京语言大学将建设一流的教师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北美和韩国、泰国、日本、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教师的培训。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