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是什么拦住了公众迈入博物馆的脚步

2007-05-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韵 我有话说

您觉得博物馆的门票贵吗?

如何评价博物馆的讲解(本报记者李韵整理)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关于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报道多了起来。其实这方面的议论从未停止过。特别是2004年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下发《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以后,人们对“博物馆免票开放”、“文物景点取消门票”的期盼愈发热切。博物馆门票成了众矢之的。

一个月前,记者在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门口和部分单位、社区、学校进行了关于博物馆观众的随机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13份,获得有效问卷102份。

经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记者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门票并非主要障碍

调查中,被问到“您怎样看待一般博物馆的门票价格”时,觉得“一点都不贵”的观众比例为8.8%,觉得“稍微有点贵,但还可以承受”的占33.3%,认为“适中”的占到40.2%,另有13.8%的观众认为“无所谓”,只有3.9%的观众表示“很贵,难以承受”。学生观众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相应的比例分别为0%、56%、22%、6%、16%。(见图1)虽然普通观众和学生观众对门票的态度不尽相同,但大致相似。差距最大的是“有点贵但还可承受”部分,学生观众的比例高出普通观众,主要原因是学生观众可享受半价或团体票优惠。

从数据可以看出,认为票价高或不高的观众比例均不大。对多数观众而言,门票价格不是阻挡自己脚步的主要障碍。记者的现场采访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多数观众看来,是否购票的决定性因素是展览质量。由此可见,博物馆想要生存与发展,必须有吸引观众的展览内容。

当问及“您认为免费是否可以吸引您更多地参观博物馆”时,结果让人吃惊:只有53.9%的人持肯定回答,8.8%的人持否定回答,口头采访时有观众干脆表示“免费也不看”。这个结果与有关票价问题的调查结果完全可以对应起来。事实证明,实行免费开放后,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取得了预期效果,而是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展览主题好、展品更新快的博物馆,参观人数屡次刷新纪录,如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另一些展览主题陈旧的博物馆即使免票还是乏人问津。而那些表示“免费也不看”的观众,也主要是不满于博物馆展览内容的陈旧和服务意识的淡漠。有观众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那些工作人员怎么不会笑啊?难道笑容只提供给外国人吗?”

在服务方面,观众最不满意的还是―

讲解难以令人满意

调查问卷中问到“您喜欢博物馆的哪一种讲解方式”时,选择“由讲解员讲解”的占52%,“使用讲解机”的有15.7%,而“不需要讲解”或“无所谓”的观众占到32.3%。对于“如何评价博物馆的讲解”的问题,回答“较好”的仅为5.9%,而认为“一般”的为10.8%,认为“不好”的达70.6%,认为讲解工作“很差”的占12.7%,被采访观众中无一人认为讲解工作做得“好”(见图2)。

现场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观众都希望身边有一位能真正帮助自己看懂展览的讲解员。但是,如果讲解员只是背诵解说词,或者照本宣科地重复

解说牌的内容,提供给观众的信息并不比解说牌多出多少。遇到观众深一步追问,大多数讲解员的回答都不能令人满意,观众于是退而求其次,选择讲解机,甚至干脆不听。

2006年春夏之交,国家博物馆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和“海外流失文物特展”。这两个展览汇聚了大量精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品位,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树立博物馆品牌的极佳机会。然而讲解的失位,使展览效果大打折扣。两个展览的每件展品都只有简单的文字说明,最多也不超过200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开展之后,虽然配了一些志愿者做讲解员。但由于准备仓促,大部分志愿者只是背诵文字说明,对展品并无更多的了解,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讲解员指着一架农耕时代的犁对观众说:“这是一个犁”。

“文物特展”更是连讲解员也没有了。该展览的筹备时间约3个月,但开展时所有文物包括从未公开展出过的国宝在内,除了标注文物名称和年代、作者外,再没有其他信息提供给参观者。记者曾问过博物馆方面为何不配讲解员,回答是:展品太珍贵了,每件文物蕴含的文化信息都可以讲上一天,讲解员不具备如此丰富的知识。但是多数观众需要了解的不过是文物的一些基础信息,根本不会要求讲解员作专业讲解。再问有没有语音导览时,回答是制作要成本,没钱。一百余件极有价值的文物,从全国各地汇聚一处,对任何观众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由于没有讲解,很多观众乘兴而来,却只是匆匆地从展柜前走过,在与国宝“零距离接触”后一无所获,悻悻而归。

目前,为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向。展览本身不能个性化,而作为展览的延伸,讲解员针对不同的观众群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犹如“因材施教”,提供的就是一种个性化服务。讲解的质量高低,体现的是博物馆“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落实程度。

两年前,在河南某市的博物馆,记者曾遇到一位“问不倒”的讲解员。她出色的讲解不仅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让当时同行的文物专家都赞叹不已,被大伙戏称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其实,观众们并不奢望所有的讲解员都有专家级的水平,但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展览中所涉及的知识,应该成为每位讲解员的前进方向。

除了讲解不能尽如人意外,博物馆与公众之间――

沟通尚需加大力度

公众对博物馆有所了解是其进入博物馆的前提。很多博物馆的公众形象没有树立,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仅限于平日有限的几次参观。与影视、歌舞等文化相比,博物馆文化的公众认知度太低。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公众是通过“博物馆自身的名气”来“了解博物馆以及展览的”,而通过“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宣传”等媒介宣传获悉的仅17人,比听“朋友介绍”的还少两人。这个结果,并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实际情况,也说明我国博物馆在利用媒体与公众沟通方面做得很不够。

另外,在回答“您了解‘5・18国际博物馆日’吗”、“您了解博物馆免票的通知吗”、“您了解博物馆举办的下列活动(博物馆之友、义务讲解员)吗”等问题时,博物馆与观众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信息流通的不畅现象更加凸显出来。“3・19通知”已经发布了两年多时间,没有一个人选择“非常清楚”,只有4人“听说过,但不很清楚”,绝大多数观众“没有听说过”,而100%的学生观众都表示“没有听说过”。每年5月18日举行的“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一年比一年热闹,但是还有43%的观众“没有听说过”,另有39.4%的观众仅仅“知道,但了解不多”。

这组数据表明,博物馆要更加重视自身的宣传,不能再“坐等观众”,而应加大与现代传媒的联系。博物馆通过媒体对展览进行大规模的追踪报道,使展览信息不断地刺激公众,自然就会引起公众的注意。这样,既扩大了展览的知晓面,又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一举两得。

“5・18国际博物馆日”之后,便是6月9日的“文化遗产日”。我们期待各家博物馆能抓住这两个契机,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沟通意识,引起社会的关注,引导公众走进博物馆。

    山东兖州博物馆里隋代的石雕像十分引人入胜。本报记者刘新武摄(本次问卷调查得到了焦雯的支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