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纪实之虚

2007-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林荣 我有话说

临近世纪交替的那几年,突然出版了一批百年老照片之类的图文书,并且成为时尚,最后弄得散文、小说和名人自述、影视剧文本故事都纷纷以半本图半本字的形式包装出笼,叫人一册在手,不知道究竟是在看图,还是在读书。“老照片系列”过后,又有“老城市系列”,后来又看见有老电影、老杂志一类的新的图文书系列出来。

善于造大概念的理论家们说:这些,都标志着一个新的阅读时代即所谓读图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阅读不再单纯依赖于语义和文字符号,其视觉符号、视觉信息也成了阅读的主要对象。这种理论使得一部分如王朔所说的素以码字儿为生的作家,很有几分伤感和悲愤;同时,一些坚信视觉形象比文字更具传达信息的丰富性和可靠性的人,则因为读图时代的降临,而感到欣喜不已。

几家欢乐几家愁。这似乎是每到社会上某种时尚新起或式微之际,照例都会有的一种情形。但无论喜乐哀愁者是谁,响应读图时代的概念,或者不如说是支持这种概念的事实,却悄悄地延展开来,成为谁都无法忽视的真切的存在。

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纪实性影视片的流行。前几年感觉纪实类电视节目多起来的时候,对这类节目是很关注的。坐在荧屏前,满心感谢着这些节目的编导,觉得他们把真实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状况,都毫无隐讳地呈现给了我们观众。这种被信任、被尊重的感觉,对一个从小到大浸泡在舆论一律、宣教功能极为强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过分的抬举,叫他差不多快要受宠若惊了。

但看得多了,渐渐觉得,这种纪实节目也显出了一种固定的套路,其中的许多细节也越来越远地离开了我们实际的生活经验。一些在我们生活经验中朴实到讷讷不能多言的田夫野老和市井小民,在这类节目中,背倚着自家寒碜的墙根,冲着镜头,对我们夸夸其谈,毫无局促、羞涩之态。一些憋屈无助、凡人遭难的怪事,总能迎来峰回路转、生机乍现、喜从天降这一类的积极突变。一些头衔闪光的名流贤达,总是可以讲出或展示出一段十年寒窑甚至胯下受辱之类的苦难辛酸史。至于一类专门反映警法卫士神勇风采的纪实片,则总是可以向我们展现一个阵势和动作千篇一律的抓捕嫌犯的激情画面……生活中当然有许多平凡的相似、日常的关联,有时候我们好多人下意识中都会冒出一种感慨,跟王蒙笔下那位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刘世吾挂在嘴边的那句口头禅一样:“就是那么回事。”生活就是那么回事,无论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但这种大而无当的感慨,在生活真实细节的映衬下,常常是站不住脚的。然而在当前流行的纪实电视片中,这种难逃生活真实有力质疑的、生活无非如此的含混感慨,却得到了印证,这不能不叫人对这类纪实片的可靠性产生疑问。

仿佛是为了道破这类叫人看久了难免生疑的纪实片幕后的秘密,后来忽而由一档叫做“人物”的电视节目里,播出了苏联时期和希特勒时期一男一女两位为政治服务的纪录片编导的传记短片。这短片当然本身也是一种纪实片,不过它总算揭穿了纪实片产生于人为编导、受制于人为构思这层或许在纪实影片业内早已不足为奇的“公开”的玄机。

看了这两个短片,我才第一次知道从前自己在许多影像资料中见识过的不少奉若经典的所谓历史镜头,原来也是导演刻意布置、策划、营造而成的。它们与虚拟的影戏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参与其中的,并不是有名有姓、供观众周知的职业演员罢了。

难道这就是读图时代的真实吗?想到这里,我不能不反过来提醒自己,视觉语言也并不比抽象的符号语言更值得信赖。换句话说,真实并不因为任何一种载体形式而决定,言语文字不能例外,视觉图像也不能例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