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学生,尊重和热爱生命

2007-05-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国平 通讯员曾琪 我有话说

5月25日,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卫生部、全国爱卫办组织开展的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在全国各地拉开帷幕。取“5・25”之“我爱我”谐音的这一高校学生活动,每年都会在5月25日通过心理学知识宣传、心理学讲座、放映心理影片等形式,推动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年学生心理健康。

关心学生心理健

康是全体教师的职责

“那天,我在校园里遇到了她。我感到她的情绪有些不对,好像要跟我说什么。但当时我忙着去办事,就匆匆走了。哪知道第二天她就……”前几天,北京某高校发生一起女生坠楼事件,她的一位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自己的疏忽后悔不已。

专家表示,人在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之前,一定是有征兆的。比如剧烈的人际冲突、抑郁程度加重、社会交往急剧减少……这时候,当事人周边的人应该及时干预。但是,目前高校危机干预机制整体上还比较薄弱。

按照要求,每3000名至5000名大学生就应当配备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目前北京约有70万在校大学生,但统计显示,2006年的心理咨询教师数量只有108名。按5000名学生配备一位算,人数远远不到位。老师少,学生凑。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由心理院系的学生“掌控”。另外,作为公共必修课开设的心理学课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位大学生告诉记者:“都是照本宣科讲理论,跟别的课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高校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不能仅仅依靠几位心理咨询教师和几堂心理课。对于心理脆弱的人,别人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友好的动作,也许就能让他们鼓起足够的勇气。来自湖南醴陵的肖敬长期研究心理危机干预,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在网上遇到一位女大学生,她的情绪极其糟糕,甚至有轻生的念头。肖敬好好劝导了她一番,最后主动把手机号码留给了她,让她心情不好时给自己发短信。此举让这位学生激动不已,“她说获得了信任,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买了份保险。”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聂振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是学校少数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乃至全校教职工的共同职责,因为每个教师都有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义务。所以,她建议有必要对学校管理工作者和全体教师进行集中、有效的培训,使之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疏导方法;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使之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另外,高校还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帮助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与子女一起成长。她还认为学校应该与周边社区联合,创建和谐、健康的社区环境。

要自始至终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在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刘慧看来,要引导大学生抛弃轻生的念头,不能仅仅依靠大学来“救火”,而应在整个教育体系上自始至终地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概念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针对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性危害等现象高发而提出的。其内涵是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创造生命价值。但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比较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应试教育和成才教育,反而忽视了最根本的生命教育。刘慧说:“我们的教育重视培养孩子应对知识考核的能力,但这只是一个小考场。更大的‘考场’是社会,我们更要培养孩子应对社会生存的能力。”

刘慧认为,当前社会在发生急剧变化,从曾经的封闭不断走向开放,由确定的存在不断走向不确定的存在,从按部就班不断走向多种选择,环境的变化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基本的适应能力。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对学生进行生存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大有空间,这种本能性的培养消退了甚至被抹煞了。两者之间的错位容易让人无所适从,以致造成对生命的漠视。

要让学生珍惜生命,还要让他们理解什么是死亡。目前,英国教育部拟定在学校开设“死亡课”。比如在小学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肖敬认为有必要把这门课程也引进我们的校园,“因为它的目的是让青少年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并体会死给亲人带来的巨大悲痛,从而尊重和热爱生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小江认为,开展死亡教育,要把握由“生”观“死”、又由“死”观“生”的原则,出发点和落脚点皆应落在“生”上。

“还要让学生们意识到,活着对亲人来讲就是最大的孝,轻生是最大的不孝与不敬。”一位大学生家长表示。

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是自己的骄傲

我们提倡开展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最终归结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良好的生命意识要求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遇到困境时进行及时的心理调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4级硕士研究生李瑶在接受采访时说,心理问题会时刻困扰当事人,并不会在咨询室的短短几小时内就能得到解决。关键还是要当事人自己进行必要的心理调适,减轻或克服不良念头的滋生。

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对记者说,他觉得当代大学生不能总是抱着“坐、等、要”的观念,期待社会、学校来“解放自己”,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问题,科学解决问题。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关键是要懂得采取各种方式来调适心情,比如找朋友倾诉、唱歌、逛街、运动、看喜剧电影,哪怕是洗澡、吃零食也是好办法。

刘慧认为,大学生群体要克服过大的情绪落差,就要明确目的和目标之间的界限。在她看来,希望就业前景光明、毕业论文写得精彩、个人情感顺利,都是人生具体的目标,但却不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人生的目的在于实现生存和发展,在于追求幸福和快乐。所以,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只盯着一个个具体目标而忘却了人生的目的,他就没有真正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也就容易自暴自弃。

对于那些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的逝者,肖敬有着无比的痛惜,“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没有谁应该拒绝生命,没有谁必须拒绝生命,因为活着,就是一首好诗。”

对于生者,肖敬希望不管碰到什么困难,大家都要坚守一个信念:“我们都是自己的骄傲,家人的骄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