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台岭南舞 千载古粤风

2007-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景华 我有话说

5月23日,由广东省文联、广东省舞蹈家协会共同策划制作的大型民族民间组舞《岭南之舞》,作为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的献礼节目,在广州专场演出。此前,《岭南之舞》曾在南海平洲影剧院首演,其恢弘的气势,浓郁的民族风情,匠心独具的舞蹈编排,让现场的观众和专家为之震撼。

《岭南之舞》的总策划、艺术总监、广东省

文联党组书记陈中秋告诉记者,作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的岭南舞蹈总汇,《岭南之舞》的诞生给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一条新路,是广东文化建设的一大创举。

“一部书”化身“一台舞”

“把一部书变成一台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了!”说起把《岭南之舞》搬上舞台的经历,陈中秋感慨万千。

1981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舞蹈家协会向全国发出了编辑出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通知,它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总集。为此,各省都开始运用录像深入边区挖掘民间舞蹈资源。广东省在1984年启动这一工作,到1996年该书正式出版的十二年间,共有1838名文化工作者参加了调查,186人参与编写,采访民间艺人3800余人,整理出民间舞蹈450个。经过多次整理、研究,最后入书的具有广东特色的岭南舞种共计42个。

书是出版了,但编写者们总有些遗憾:这本发行量为2000册的学术资料只能在少数人组成的专业圈子里流传。舞蹈是舞台的艺术,如何真正让这些岭南民间的宝贝在大众的视野中鲜活起来呢?广东的民族民间舞蹈资源丰富,生活气息浓郁,地域内涵丰富,时代特征鲜明,创作生命力旺盛。但“岭南舞蹈”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远未形成,与“岭南画派”、“广东音乐”、“南国红豆粤剧”等传统艺术品种的代表性地位相比,其品牌内涵、品牌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培育。如何响亮地提出“岭南舞蹈”的品牌,树起“岭南舞蹈”的旗帜?

2005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岭南舞蹈的精华搬上舞台的工作开始了。两年的努力,最终换来了2007年4月《岭南之舞》首演时的强烈反响。

陈中秋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各省都有分卷,但把书本上的舞蹈搬上舞台,把静态的舞蹈词汇变成动态的舞蹈艺术,广东是第一家。此举为民族民间舞蹈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样本。尤为可贵的是,《岭南之舞》复活了大量历史资料,让现代人有机会欣赏这些濒危艺术,在原地挖掘、扶持传承人之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提供了一条新路,更加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重现四千年岭南风情

《岭南之舞》由南方歌舞团主演,并特邀活跃在广东民间的佛山南国雄狮龙狮团、普宁南山英歌队参加演出,整台舞分为“序”、“远古舞雩”、“汉越舞魂”、“越族舞风”、“岭南舞韵”五个部分、13个舞蹈,从表现距今四千多年前南越先民祭祀和庆丰收的远古舞蹈开始,一直延续到当今仍在岭南城乡十分活跃的民间舞蹈,既有广东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方言地区有代表性的舞蹈,又有在岭南聚居的瑶、壮、黎三个少数民族所独有的舞蹈。一台舞蹈,不仅展现了四千年来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变迁,还展现了同源于古南越的各民族风情舞魂。整台舞蹈宛如一部史书,浓缩了上下数千年。

杨子达是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舞蹈研究》的主编。作为《岭南之舞》的艺术指导、台本构思及编导组成员,他为《岭南之舞》付出了很多心血。他告诉记者,《岭南之舞》大多源于民间。其中最为难得的就是重现了宋代广东的《五羊仙》女子队舞。

传说古时有五个仙人骑着口衔禾穗的五只金色羊,从广州上空的云端飘过,看到这里土地肥沃、风景秀丽、人民勤劳,就降落在地上留下嘉禾。从此人们在此地开垦定居,广州因此而有“五羊城”、“羊城”、“穗城”之称。五羊仙的传说很有南越特色。几千年前南越族就懂得种植水稻,羊又是古南越族的图腾之一。《五羊仙》根据南越的这一古老神话传说编成,是中原文化与南越文化相融合的例证。女子队舞是宋代的歌舞形式,属于中原文化,而《五羊仙》的内容反映的却是古代南越族的生活,证明宋代广州已有大型队舞,并具有南越鲜明的地方特色。

遗憾的是,《五羊仙》女子队舞在我国早已失传。据《高丽史・乐志》记载,宋徽宗政和四年,皇帝曾赠给朝鲜乐器、曲谱以及服装等,其中就包括“唐乐”《五羊仙》女子队舞。在著名舞蹈史学家王克芬的帮助下,广东省文艺工作者成功地从朝鲜文献《进馔仪轨》中查到了有关这个舞蹈的资料,包括原始唱词。据此重编的舞蹈,复现了《五羊仙》宋代女子队舞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保持原貌基础上整理加工

杨子达告诉记者,为了保持岭南舞蹈的原貌特征、展现岭南舞蹈的风采,《岭南之舞》的舞蹈编导反复观摩当年编书时录下的录像资料,还下到连南瑶寨、客家山区体验生活。舞蹈里所需要的道具,只要是能从乡野民间收集到的,他们一样都不放过――舂米的木桶木棍、女子的头饰绣件、杯花舞敲击用的杯子,都是他们千方百计从原产地找来的。瑶族长鼓舞的老艺人也被请到南方歌舞团,手把手地教那些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

为了逼真地再现岭南舞蹈的风情韵味,编导们还要求杯花舞、采茶舞的演员边唱边跳,还原民间载歌载舞的真实场面。杨子达认为,民间舞蹈的一大特点是载歌载舞,只有身心融入到歌舞的情景中,才能流露真感情,才能感动观众。今天生活在岭南的壮族、黎族和瑶族是岭南古越族的后裔,他们现存的民间舞蹈,既传承了不少古越族的遗风,又形成了各自不同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的独特舞蹈形式:《铜鼓舞》表现了壮族欢庆丰收,祈求五谷丰登的情景;《舂米舞》是黎族姑娘在舂米劳动中发展起来的民间舞蹈,节奏感强,古朴粗犷,具有黎族舞蹈的独特风格;《英歌舞》是一支歌颂英雄好汉的男子群舞,舞者手拿木槌,以击槌、旋槌等技法配合各种舞步;《狮舞》在舞狮技艺中融入南拳武功,“采青”这一传统环节尤其技巧丰富;《长鼓舞》是广东连南独有的排瑶长鼓,其击鼓节奏独特,刚劲、敏捷的舞蹈动作别具一格,场面富于变化。

杨子达说,“原生态”舞蹈应是由当地群众在民俗活动或祭祀中传承的民间舞蹈,是广场的而不是剧场的,是自娱自乐的而不是表演性质的,是参与性的而不是欣赏性的,是传承的而不是创作的。在他看来,《岭南之舞》虽然不能被称作“原生态”舞蹈,但尽可能地保留了岭南舞蹈的原貌特征,是编导们在充分尊重民族民间优秀文化,并充分保留民族民间舞蹈原貌特征的基础上整理加工改编而成的。

《岭南之舞》的主创人员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岭南之舞》打造成具有学术性、知识性、欣赏性的舞台艺术,并藉此打出“岭南舞蹈”的品牌,希望《岭南之舞》能成为“活教材”,给广大青少年形象地介绍一些岭南舞蹈的知识,为传承岭南舞蹈作出努力。

照片说明:《岭南之舞》剧照。陈靖文摄

《岭南之舞》是根据国家艺术科研重点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中收集到的大量珍贵的岭南舞蹈资料编排而成,是一台兼具知识性、学术性、观赏性、传承性的民族民间组舞,展示了4000多年前南越先民遗留下来的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精髓,其中《英歌舞》、《长鼓舞》等名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