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核:肩负发展民族核电重任

2007-05-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李慧 我有话说

1978年以来,中国对核工业的发展方针进行了重大调整,从过去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调整为军民结合,保军转民,重点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我国已经在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等三大核电基地建设了6座核电站,共11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870万千瓦。到2006年底,我国大陆核电站累计运行67堆年,累计发电约3460亿度。

目前,我国核电工业已进入引进美国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的新时期。面对新的挑战,中核集团总经理康日新清醒地意识到:“自主创新,发展民族核电是核工业发展的灵魂,是我国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自主创新,以我为主

中核集团在二次创业,发展核电的过程中,成功迈出了三大步,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国产化的重大跨越,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走出了一条以我为主的发展道路。

1991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了首座核电站――秦山一期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实现了中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秦山二期是核电国产化的重大跨越,创立了我国第一个自主化建设的商用核电品牌――CNP600,使之成为“中国核电”系列品牌之一。在康日新看来,“这种跨越不仅是原型堆到商用堆的跨越,更主要是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的跨越,是中国人自主创新的跨越:通过自主设计,掌握了标准环路的设计技术;通过自主建造,55项重点设备有47项实现了国产化,上百个国内制造厂具备了制造核电设备的能力;通过自主管理,实施质量、进度和投资三大控制,用最少的投资建成了一座难度最大的核电站;通过自主运营,创造了良好的运行业绩。”

与秦山一、二期不同,秦山三期顺利走出了一条中加合作的道路,这种在国际上被视为成熟的坎杜6型核电站设计,中核人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对之又进行了96项较重要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改进,其中有21项改进第一次在这种堆型上采用。2007年4月22日,秦山三期1号机组在第三个循环周期中,创造了连续安全稳定运行463天的纪录;去年底,秦山三期对2号机组实施了“汽轮机提升功率专项”,经过自主科技攻关,在外国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提升功率8兆瓦,这意味着每年多创造效益2700多万元,按核电站设计寿命期40年计算,一台机组将增加发电量24亿千瓦时。

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也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清洁、经济的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利于优化中国传统的能源结构,缓解我国的电力紧张局面,减轻

由环境排放和交通运输造成的压力。

截至2006年底,我国大陆核电站累计运行67堆年,累计发电约3460亿度,这相当于少燃烧1.05亿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5亿吨、二氧化硫89万吨。“这是中核集团公司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康日新说。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如果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我国一年至少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6亿吨,二氧化硫96万吨。

康日新也意识到,“作为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老企业,中核集团面临很多挑战和竞争,首先是管理理念的挑战,其次是自主发展的挑战,第三是技术改革创新的竞争,最后是在吸收基础上进行核物理基础研究。因此要构建集团在技术、人才和管理全方位的竞争力。”康日新说,“中国核电真正走中国自主化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只有自主设计二代改进型机组,并向三代技术进军,也就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项目’。”康日新介绍说,CNP1000是由目前的二代改进型水平向大型先进压水堆的过渡环节。对于已经通过国家核安全局预评审的CNP1000的命运,康日新充满信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