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考

2007-05-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童学敏 我有话说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笔者以为,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这无疑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并且高职教育工

学结合模式的实践只有做到“一元”、“多样”、“多赢”,并处理好四个关系,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模式顺利推行。

工学结合为何未能全面推开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产学研结合不同,产学研结合的主体依托是教师、科研人员,主要是通过科研项目作为载体,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生产,同时也提高科研与教学水平,学生参与和受益面不大。而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很多利益。美国1961年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

然而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中,工学结合为何未能全面而深入地推开?究其原因,其一是认为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模式,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有这种观念;其二,相对学校而言,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也是一个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必须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关注学生个体的职业发展需求。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谋求利益最大化,不可能主动为社会培养技能性人才,甚至是与自己竞争的人才。企业参加工学结合不能像职工教育那样将费用列入成本,也不能减免教育附加税,从一个侧面抑制了他们参加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如我院与华商集团合作多年,也曾合作开办了家友学院共同培养“连锁经营专业”学生,企业专业能手直接上实践课,学生有一年时间直接顶岗实习,并定期多岗位轮岗实习,培养出不少班组长、业务骨干,然而流失较多,虽说有多方面原因,但其结果严重地影响了校企双方的合作。酒店管理专业也有类似问题。其三,对学校来讲,也有一个成本问题,要增加许多工作量,加大开支,要避免学生实习“放羊”,如何有效地利用企业专家能手的资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工学结合是产学合作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的难点在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能否找到共同的目标、利益及动力。

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要做到“一元”、“多样”、“多赢”。“一元”是指高职教育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多样”是指形式应该是多样的,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和需求,“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等等形式,不能简单地“拿来就用”,套用现成案例,切忌盲目照搬照套。应该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办出自己的特色。

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通过工学结合,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和改善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素质、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企业则是有目的地培养、选择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可以减少培养成本,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应该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设计工学结合方案,争取政府支持,与企业寻找利益的结合点,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性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首先要处理好观念更新和制度保障的关系,其次是处理好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的关系,还要处理好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关系、处理好依托行业和面向社会的关系等等。

(1)关于观念更新和制度保障。要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思想必须先行,学校的教职工尤其是院校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思想认识必须到位。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层次性和职业教育类别性,应该注重从职业性上体现其特色,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要树立高等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同时,要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没有制度保障,光有理念,“工学结合”就会只是停留在口号上。高职院校讲的是依法治校,应该在制度层面上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要内容,建立适应“工学结合”模式运行的制度保障体系,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定位。不仅涉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等,还有教师聘用和培养制度、兼职教师聘用制度、分配激励、财务制度等等。

(2)关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教育。就综合素质而言,高职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社会意识;就职业能力而言,高职学生应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沟通能力。高职院校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让教师全员参与,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实践,基础、专业课课堂教学和生产性实训、实习各环节,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地方优秀特色文化,使学生素质教育更加贴进社会、贴进生活。作为地处浙江的经贸类高职院校,我们把浙商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浙江精神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对浙商精神的学习、研讨,不断丰富校训“厚德崇商”的内涵,让学生从浙商精神中汲取营养。我们要将素质教育贯穿在企业实习过程,借鉴实践性教学中体现的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矩、秩序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学会做事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高职院校要抓好学生专业基础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知识的教学,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上,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逐步加大企业的能工巧匠、专业人才担任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任务的比重,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3)关于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职业技能教育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传统的办学模式把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实习看做是绝然分开的二张皮,校内的资源是由高职院校自己所能控制的,并且把学生在学校的专业技能实践性教学工作由学校教师为主承担,随着学生规模的扩大,既懂理论又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是少之又少,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些模拟实训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实际脱节,而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实训基地多数很难到位。工学结合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开放办学,必须充分利用好学校、企业各自的办学资源,高职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要总结并深化自己原有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学校、企业互动,共同合作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础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的试点力度,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逐步做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让学生尽快从“准职业人”成为职业人。

(4)关于依托行业和面向社会。近年来,我国政府重视引导支持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建立校外实训基础等。但对企业鼓励的具体政策还不健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应该紧紧依托行业,主动争取行业部门的支持,鼓励企业在资金、设备设施,教学工厂,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与学校加强合作,共同商议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的改革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与课程形式、考核形式。彻底根治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攻克课程体系建设、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行政指导的执行上是有选择的,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就更要自己有所作为,发挥教学资源、师资等优势,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主动服务社会,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行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中,使学校、企业做到双赢,促进共同和谐发展。(作者系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