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如何构建

2007-06-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日前在京联合召开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研讨会暨《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6/2007》首发式,来自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就我国公共财政建设的指标体系构建等相关话题进行了研讨。

党的十六大把本

世纪头20年称作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强调这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且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此后,党中央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都对我国的公共财政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会者认为,这一背景下的公共财政建设研究应是多层面的,公共财政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凸显了将有关公共财政问题研究向“更加务实”的制度安排层面推进的必要。但对于公共财政的内涵和重点,人们依然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公共财政是一种制度安排,它主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也有学者认为,公共财政建设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市场失灵。但无论哪一种理解,对我国而言,由生产建设型财政向公共性财政建设转变都是一项重大的财政制度变革。由此,迫切需要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公共财政建设施工方案,有学者称之为“标识公共财政建设的‘路线图’”。

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完成、高培勇研究员主编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6/2007》,就是这方面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报告》的主题是“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公共财政建设》”,是中国社科院A类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报告》认为,鉴于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是一个由诸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公共财政建设的“路线图”的一个适当选择,就是以制度设计为主要线索,运用综合评价技术,构建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报告》在全面回顾公共财政建设历程、系统分析重要战略机遇期对公共财政建设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公共财政建设的特殊体制背景,构建了一个以公共性为基本线索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总括起来,这个框架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三项职能、四个层面、十大指标”,也可以简称为“1+3+4+10”体系。所谓一条主线,即指中国公共财政建设指标体系是以公共性为灵魂,并以此作为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所谓“三项职能”,即指其指标体系是按照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等三项职能作为基本定位的。所谓“四个层面”,是指其指标体系覆盖了基础环境建设、制度框架建设、运行绩效建设和开放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建设等四个层面的内容。所谓“十大指标”,是指其指标体系由十大一级指标构成,即:政府干预度、非营利化、收支集中度、财政法治化、财政民主化、分权规范度、均等化、可持续、绩效改善度和财政国际化。

与会者认为,公共财政是一个制度安排,公共财政建设事实上是一种制度变革。由“全能型财政”转到“公共性财政”,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与会者强调,改革的紧迫性要求相关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方面的研究,还要向制度建设层面深入推进,《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6/2007》,至少提供了一种很有参考价值的框架建议。

与会者还就公共财政的建设重点,以及公共财政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的关系等进行了研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