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营造和谐的网络价值生态

2007-06-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聂辰席 我有话说

网络文化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发展先进的网络文化,营造和谐的网络价值生态。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生产传播渠道,既有先进的科技属性,又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引领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贯穿到网络文化建设全过程。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网上学习、宣传和教育,积极组织网络评论,推进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网民中普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领域的主导地位。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政治家办网的方针,做好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加大正面宣传力度。高度关注网上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形成网络新闻宣传强势。三要坚持正确的生产目的。网络文化的生产要本着有利于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有利于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有利于提高网民素养情趣、格调品位的原则,鼓励创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类文艺、娱乐作品和网络出版物,让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产品和先进的思想观点占领这一阵地。四要坚持正确的传播原则。遵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努力传播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产品,宣传科学真理,传承先进文化,共建网络诚信。五要坚持正确的管理方式。要加大对网络媒体特别是重点网站、主流网站采集、编辑、上传以及技术人员的教育和管理,严肃网站工作纪律,确保网络文化健康、顺利发展。

互联网也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关键在于网络传播的文化内容。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与互联网会形成恶性循环,加速不良文化的传播。今天,网络文化的娱乐功能愈加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网民上网的目的是休闲娱乐、沟通交友。因此,加强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就成为网络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一是要贴近不同层次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作和生产。网民的价值取向、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文化层次不尽相同,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网络“群落”。要把网络文化创作生产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将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并用,声、色、图、文、动作并茂,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网民,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各取所需。二是要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作为创作、传播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国网络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充分消化和吸收这些优秀成果。要精心筛选确定适合网络传播特点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采用新技术,设计新载体,对这些高品位文化信息进行数字化编辑、精品化包装、网络化传播。三是要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主要网站要进一步把品牌栏目和频道建设好、发展好,并创造出更多深受网民喜爱的网上栏目和频道,丰富其内容,活跃其风格,不断提升网络文化品牌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网络文化产业为网络注入了文化的灵魂,为文化插上网络的翅膀。当今时代,网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异军突起,逐渐成为新的文化支点和经济增长点,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离不开网络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当前要重点推进四个转变:一是由“舶来之品”向“民族品牌”转变。网络文化产业在传播有益文化的同时,伴之而来的是西方不良文化的入侵。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就要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和扶持民族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其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国内原创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占领市场,争夺网民。二是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积极鼓励、引导、扶持国内企业和网站开发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科技含量高、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形成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彰显民族文化魅力、体现传统美德及价值观念、凝聚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感的民族网络文化精品,进一步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三是由以网络游戏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网络文化产业涵盖当前社会文化生活的各领域。但从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结构来看,网络游戏份额过重。网络文化产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今后要进一步向网络视频、网络培训、网络教育以及传媒、出版、影视、娱乐、旅游、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整个文化产业领域拓展。四是由重点发展信息产业向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转变。在推进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要把握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网络建设思想,在推进互联网物理层面建设的同时,注重从网络文化消费引导、趣味培养、价值弘扬等方面,加强引导、管理和服务,实现网络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如今,网络已经覆盖我国31个省(市、区)的所有地市县和大部分乡镇,网民人数约1.37亿。加强网络文化管理,是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发挥网络文化的教育、服务和引导功能,为完善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网络文化支撑,也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崭新课题。首先,网络文化要增强社会服务功能。通常意义上的网络文化,主要是指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越来越需要文化的滋润和辅助。网络文化在社会服务领域大有可为。比如,建设诚信度高、安全性强的电子商务网站,服务经济交往;建设收集民意、政民互动的网络论坛,畅通网民利益诉求渠道;建设社会服务类组织和商业信息的资源站点,实现网上搜索,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等等。借助网络文化的力量,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就能为完善社会管理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网络文化的管理必须走法制化道路。要本着依法、科学、有效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健全完善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要从国情出发,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管理互联网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推进网络文化管理的创新。第三,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要推进互联网应用与管理技术的创新,加大力度清理恶意网站,打击流氓软件,严惩网络犯罪。要强化技术保障,加强对网络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防攻击入侵检测技术、不良信息监控过滤技术、加密与认证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的研究和开发,有效封堵和杜绝不良信息。在重点网站、论坛上设立的“报警岗亭”和“虚拟警察”要充分发挥作用。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网上接受群众举报求助、网下迅速处置的工作机制,构筑起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作者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