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百里河谷显魅力

2007-06-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昆 通讯员 靳芳卉 李静 我有话说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广西百色采访时见到,一座座乡镇文化站似颗颗明珠,散落在右江百里河谷上。河谷两岸干部群众以乡镇文化站为依托,连片创建,联动发展,整合力量,整体推进,创造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右江百里河谷模式”。

建设“半小时文化圈”

1998年,中宣部、中央文明

办、文化部启动“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资助广西建设50个乡镇宣传文化站,以此为契机,广西开展“右江百里文明河谷”创建活动,先后建设了一大批乡镇宣传文化站,用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宣传文化内容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在上级支持下,百色集中全河谷的人、财、物等要素,把右江河谷公路沿线的百色、田阳、田东、平果4县市21个乡镇文化站作为文明建设的一个板块,数以百万计的各族干部群众、部队官兵、民兵参与建设,拉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站建设大会战,河谷的4个县市和15个乡镇建成了高标准的宣传文化站,设有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影视厅、综合娱乐室、书画室、科技教育培训室、未成年人活动室等各类活动室,充分解决了以往老区人民“了解信息难,看图书难”的难题。

记者乘汽车从百色城出发,途经田阳、田东、平果三县,大约每走半小时就会出现一个乡镇文化宣传站;穿梭在村屯里,每走约半小时就会遇到一个村文化室;漫步在村舍中,每走约半小时就又可以见到文化中心户。

文化站,已成为右江百里河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人称之为“半小时文化圈”。

一年四季从此无闲田

“秋季稻谷收割了,农民马不停蹄地种上了秋菜,秋菜刚刚被运往山外出售,农民紧接着又往地里种上冬菜,右江河谷一年四季无闲田。”百色市市长刘正东这样向记者描述。

在田阳县头塘镇宣传文化站,巨幅的电子液晶显示屏不断刷新着全国各地批发市场菜价变化情况,三五个菜农时不时地拿笔记录、网上搜索,其忙碌程度不下于证券交易所。“有了这个电子显示屏,足不出户,就知道全国的菜价变动,还可以网上买卖!”菜农廖汀军乐呵呵地介绍着。

据介绍,百色各乡镇宣传文化站每年平均外借农业科技等方面的书籍9000多册,向农民展出科技图书20余万册,提供种养信息10万余条,印发实用农村科技资料6万多条,举办科普培训班260多期,受训群众达3万多人次。

“叮铃铃……”,刚走进田阳县百育镇宣传文化站,记者就听到了“农技110”服务热线清脆的响声。农业生产技术员韦兰新拿起电话,传来七联村村民黄小芳焦急的声音:“稻田感染了稻飞虱病,整块田都黄了,怎么办啊?”韦兰新在电话里很快就向农户传授了办法,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百育镇包括“农技110”服务热线在内的“三农”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从2006年底开通以来,农民哪怕坐在家里都可以享受到专业的服务。

乡镇文化站设施齐全、设备先进、人员专业,而方便快捷、经验丰富则是屯级文化中心户的亮点。每个屯级文化中心户拥有图书不少于500册,并拥有一技之长。“文化中心户每年评定一次,对不称职的进行更替”,当记者念出这样一条规定时,田阳县百育镇那藏屯的文化中心户陆红星憨厚地笑了笑说:“大家都很尽心,我们屯的文化中心户只有增加的,从来没有被更替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学”:农民的新日子

宣传文化站建设,使以往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告别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过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学”的日子。现在,农民们都喜欢到宣传文化站来,在这里看书,上网查信息,听农业知识讲座。

在田阳县百育镇,一场名为“加强沼气日常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知识讲座正在火热地进行,文化站里的“农家课堂”座无虚席,一些农民还在认真做笔记。三楼的“文艺活动室”笑声阵阵,原来是业余艺术团正在排练“壮语快板”――《戒赌》,只听得声音清脆、抑扬顿挫、惟妙惟肖。

平果县马头镇百弄屯农华勇在自家开办“农家课堂”,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乡里乡亲。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推倒旧房,重新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如今一座座新式别墅拔地而起,小村庄里充溢着浓浓的现代文化气息。

在田东县祥周文化宣传站,已有三年“网龄”的农民黄志光笑嘻嘻地向记者展示他的“网技”,“家里种芒果,每周都来‘冲浪’!找找信息,听听音乐,跟城里人一样!”

“干部不在办公室,田间地头随处见;农民不在家偷闲,文化站里忙充电。”如今的右河两岸,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小农意识没有了,开放的观念和市场经济意识成为主流,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逐步加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